国金证券新浪股吧
2021年,券商业绩大好,人均薪酬也有所上涨。2021年有27家券商员工人均年薪超过50万元,7家低于40万元。
人均薪酬第一名:中金公司,人均年薪116.42万元,约等于17.27万美元,约等于美国2021年人均GDP的2.49倍。
人均薪酬第二名:中信证券,人均年薪94.70万元,约等于14.05万美元,约等于美国2021年人均GDP的2.03倍。
人均薪酬第三名:华泰证券,人均年薪88.57万元,约等于13.14万美元,约等于美国2021年人均GDP的1.90倍。
人均薪酬第四名:广发证券,人均年薪84.08万元,约等于12.47万美元,约等于美国2021年人均GDP的1.80倍。
人均薪酬第五名:国金证券,人均年薪82.67万元,约等于12.26万美元,约等于美国2021年人均GDP的1.77倍。
人均薪酬第六名:海通证券,人均年薪78.45万元,约等于11.64万美元,约等于美国2021年人均GDP的1.68倍。
人均薪酬第七名:招商证券,人均年薪77.97万元,约等于11.57万美元,约等于美国2021年人均GDP的1.67倍。
人均薪酬第八名:中信证券,人均年薪71.99万元,约等于10.68万美元,约等于美国2021年人均GDP的1.54倍。
人均薪酬第九名:申万宏源,人均年薪71.21万元,约等于10.56万美元,约等于美国2021年人均GDP的1.52倍。
人均薪酬第十名:天风证券,人均年薪71.13万元,约等于10.55万美元,约等于美国2021年人均GDP的1.52倍。
一:国金证券股吧股吧本站
国金证券不是龙头。
传统证券龙头是中信证券,互联网券商龙头是东方财富。
为什么说国金证券不是龙头呢?所谓的龙头就是在行情当中具有领导地位,对整个板块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国金证券没有这个优势。
从行情角度来分析,国金证券完全比不过中信证券,中信证券盈利能力,规模,以及影响力都会远超国金证券。
从二级市场角度来分析,国金证券也不是龙头,真正的龙头才是东方财富,东方财富在所有证券板块当中涨幅最大,从去年二月份至今东方财富涨幅高达4倍。
通过上面分析得知,国金证券并非是龙头股,真正的龙头是东方财富和中信证券,不管从哪个角度来分析国金证券都不是龙头股。
当然股票市场龙头股是会变更的,尤其是二级市场的龙头股,只要有资金炒作,任何一只券商股都能成为龙头股。
总之根据当前券商板块的行情,以及国金证券的表现,目前国金证券还不是龙头,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暂时还是以东方财富才是真正的券商龙头。
二:国金证券 股吧
201403, 上海市奉贤区金碧路1906号201403, 上海市奉贤区金碧路1908号
201403, 上海市奉贤区金碧路1910号
三:国金证券股票股吧
国金证券债转股特大利空!上当了!国金证券债转股是特大利空!转股价格为9.99元/股基准价格,转股价格为19.97元/股,转股数为248,715,906股,这些股票流通当天就净赚一倍左右,看样子股价是涨不上去了。25元买的都套牢了一个月了,蒙了真不知道咋办了,中国股市地雷太多了,防不胜防啊!四:600109国金证券股吧
证券行业经常会出现牛股。随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居民财富的增长、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及市场各项制度的逐渐完善,中国股票二级市场的活跃度持续上升,这也给证券行业带来了很不错的发展机遇。那么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券商企业之一的国金证券,投资的价值高不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开始分析国金证券前,先分享一份整理好的证券行业龙头股名单给大家,限时点击就可以领取:
宝藏资料:证券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实就是一家上市证券公司,有着创新能力突出、资产质量优良的特性。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证券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信用交易业务、新三板业务及境外业务等,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证券金融服务。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的整体状况及市场竞争力在证券行业遥遥领先,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工作中连续五年被评为A级。
掌握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将这家老牌券商的其他优势了解一下。
亮点一:治理结构健全,财务杠杆稳健,资本实力持续夯实
属于上市券商,国金债券的法人不仅治理结构健全,而且还清晰,股东除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之外,针对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是非常支持的。管理层经验十分丰富,坚持以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股东的回报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在决策方面的效率非常高。秉承稳健经营的理念,财务杠杆及资产负债率在行业中是较低的那一档,长期以来财务状况都比较好。以对政策走向和市场环境的判断作为依据,针对股权和债权融资方面,公司进行了前瞻性的规划,与业务发展需求相匹配,奠定稳固资本基础。
亮点二:经营战略明晰,业务发展锐意进取
它属于业务范围辐射到全国的综合类证券商,公司针对业务领域积极地进行创新布局的同时还荣获了创新业务方面的资质,对于各重点业务条线转型变革进行了加速。抓住互联网证券业务发展机遇,与腾讯、蚂蚁金服等头部互联网平台开展合作,加快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将零售客户的市场份额提升了,为机构客户持续提供优质服务支持,使企业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当然,公司还具备多重强大优势,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国金证券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
【深度研报】国金证券点评,建议收藏!
自2015年中国股市剧烈波动以来,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会被作为行业发展的新常态。后期中国证监会证券商风险的管控会更大,行业将进一步推进"风险管理全覆盖"的工作。随着经济增长新动力的补充,随着新旧发展动能的接续转换越来越快,也会有新的战略和机遇出现在证券行业当中,将会面临更大的成长空间,面临的市场竞争也会明显加剧。有关传统业务方面的竞争,未来将促进创新业务的快速增长。国内目前对金融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了,未来证券行业还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国金证券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国金证券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
【免费】测一测国金证券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2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五:国金证券股吧分析
原标题:27万股民懵了!6分钟闪崩跌停:400亿券商股吧炸锅!更有1600亿巨头也跌停…
没有一丝丝防备,市值超400亿的券商,尾盘突然闪崩跌停。
春节来了,茅台的股价仍然在不断的新高,然而不只是小市值股票,连几百亿市值的券商股,也在不断新低,并在今日尾盘突然闪崩,再创本轮调整新低。
今日,国金证券突然在尾盘跌停,6分钟闪崩、跌停,股价再创去年12月初调整以来新低。在今日跌停之前,昨日国金证券的市值为412亿元。
截止2020年9月底,国金证券股东户数为16.71万户。股吧里网友炸开了锅,有的表示年都过不好了,有的成本太高,说4个涨停都回不了本。
近期,国金证券2名保代因为受到监管
不只是国金证券,湘财证券的湘财股份股价也跌停,该股最新股东户数也有8.29万户。此外,1600多亿市值的巨头中信特钢今日也突然跌停,该股股东户数2.24万户。
两大券商+中信特钢的股东户数合计达到27.24万户。
国金证券突然闪崩:6分钟快速跌停,2个月暴跌37%
今日,A股主要指数全线上扬,上证指数涨1.03%,创业板指数更是大涨2.64%,贵州茅台大涨再创历史新高,牧原股份也暴涨逾9%创新高。
然而,却还有33只个股跌停,国金证券便是其中之一。国金证券今日平开之后,股价一路走低,然而到下午14:45还才跌约5%,然后突然之间、风云骤变,直线跳水,6分钟后到14:51股价就跌停了。
并且,不只是突然跌停,国金证券的股价还创出去年12月初高位以来新低,从去年12月2日的19.46元,一路走低,今天跌停收报12.27元,跌幅9.98%,成交额14亿元,暴跌之后市值371亿元。
从去年12月初至今,2个多月的时间,国金证券的股价跌幅高达36.95%。
在暴跌之后,国金证券的股价已经回到去年7月初牛市暴涨之前的位置,市净率也降至1.68倍。
2名保代受监管、合并重组被终止
2020年12月31日,上交所发布了对国金证券2名保荐代表人予以监管
据每日经济新闻稍早前报道,
上交所决定,对国金证券保代王翔、邹丽萍予以监管
而在去年9、10月份,国金之前和国联证券还上演了一出重组合并,被终止的大戏。
去年9月18日,国金证券控股股东长沙涌金与国联证券签署了协议,长沙涌金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约7.82%的国金证券股份转让给国联证券。同日,国金证券与国联证券签署了《吸收合并意向性协议》,筹划由国联证券向国金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国金证券。
在公告发布前的交易时间,两股双双涨停,引发市场
然而,有市场人士认为国金证券控股股东退出的计划可能并未终止,估计仍在寻求转让国金证券股权。
网友:4个涨停都回不了本
对于国金证券的突然跌停,投资者也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有投资者表示,年都过不成了,还有表示4个涨停也没法回本。
若是2个月前的去年12月高位买入,确实4个涨停也没法回本。
湘财股份、中信特钢也突然跌停
与国金证券同样是券商股的湘财股份,2月份以来也是一路暴跌,2月1日跌停之后连续下挫,今日再度跌停,跌停后市值为240亿元。湘财股份2月5日公告,公司定增获证监会受理。
原本市值1672亿元的钢铁茅中信特钢,在上周五2月5日发布业绩预告后一度跌停,而后拉升翻红,但终究抵不过,今天再度跌停,跌停后市值1504亿元。
中信特钢也是钢铁股中的大牛股,股价一路走高,直至今日突然跌停。
业绩预告显示,营收增长乏力。2月5日,中信特钢披露的2020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实现营业总收入747.28亿元,同比增长2.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4亿元,同比增长11.8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90%,较上年同期减少1.2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