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抚顺特钢股吧(抚顺特钢东方财富网股吧)
今日的抚顺特钢,自2019年起,已经从最低不到3元/股的价格上升到最高接近30元,2年不到的时间上升十倍,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家公司几年前还深陷财务危机,与财务造假的丑闻。
2018年3月21日,中国***向抚顺特钢发布调查通知书,对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收到后,抚顺特钢还一度回应称,公司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承诺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行为。但明眼人都知道,抚顺特钢有猫腻,因为抚顺特钢2018年6月26日才进行2017年年报及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的披露,这完全不正常。
2019年12月12日,抚顺特钢的财务造假案终于大白于天下,人们才发现,抚顺特钢2010年至2016年年度报告和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的期末存货余额存在虚假记载,与同期的主营业务成本数据存在虚假记载的数据几乎一模一样。高管不可能发现不了,原来是团伙作案,集体作弊。
那么抚顺特钢又是如何进行财务造假的呢?
他们走的是存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折旧的经典造假路线。
什么意思呢?
2010年至2016年度、2017年1月至9月,抚顺特钢通过伪造、变造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修改物供系统、成本核算系统、财务系统数据等方式调整存货中“返回钢”数量、金额,虚增涉案期间各定期报告期末存货。
存货增加了,而实际的经营成本并没有增加,利润就出来了。
可是如果一直增加存货,岂不是太显眼了,累计下来存货数量太多,明眼人就可以看出来,这时候他们将部分虚增存货转入在建工程,这样一来,公司的存货就不显眼了,固定资产反而增加了。再用折旧的方法将经营成本降低。
举例来说,今年虚增了10亿的存货,如果扣除,净利润将直接减少10亿元,但是将这10亿元转变为固定资产,然后按照10年期折旧,那么,每年的经营成本也就上升1亿元。
他们原本的想法是,一旦业绩回暖,他们就会用某种名目加速折旧,增加经营成本。
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很常见,因为公司的业绩有波动,很多公司会采取递延的方式将业绩不佳的年份压低经营成本,在业绩好的时候把成本增上去,时间一场,账目平衡。但是,像他们这种直接虚增的还是少见,也堪称是胆大妄为。
如果这次的军工潮来得更早一些,抚顺特钢的业务好转更快的到来,那么公司的管理层很有可能就能够将所有这些事情都掩盖下去,哪想到2015年后,中国钢铁企业纷纷遭遇低估,持续时间太长,累计的虚增暴露出来。
如果是被这种财务造假的情况呢?
我总结了一下,一般这类公司的营收很高,而净利润常常在盈亏边缘徘徊。因为他们也不敢把净利润造得太多,因为这样会引起市场的关注很调查。而且需要注意,即使某些年份盈利,盈利也不会太高,至少相比较同行要少,因为他们需要把往年的亏损进行平摊。
就像广州浪奇一样,2年虚增130亿元,但是盈利情况却糟糕透顶,每年不管营收增加多少,都在ST边缘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