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rcep是什么缩写怎么读,rcep是什么的简称怎么读

  11月15日,在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上,东盟10国与中日韩澳新等15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但是也有很多误解。比如这是中国签的国际协议,中国签了之后赢了。比如印度中途退出不签这个协议就是好事。没有印度的搅局,很多事情都会好办得多。还有人说这个东西是中美对抗的产物,美国人拿这个对付不了中国,等等。RCEP原本是一个完全正常的区域经济合作协定,中国只是其中的普通成员或签署国。把这件事无限上纲的原因,大多是人的感受和一些美好的期待。但不排除有人以学长黑的方式误导宣传。  

  

    

  

  其实既然是很普通的区域经济合作协定,就应该以平常心对待。用平常心看着RCEP,我不得不说四个字。第一句话就是RCEP的签署是所有成员国的胜利,说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或者已经向亚太地区转移。然而,与北美和欧洲相比,亚太地区最缺乏的是一个区域经济合作协定。虽然这里很多国家发展的很好,但总体来说还是单干。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影响到该地区国家的正常经济发展,甚至会被外力剪枝割韭菜。《RCEP》的签署使该地区各国在经济合作中团结一致,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机会和平台。所以不是哪个赢哪个输的问题。要说赢是所有签约国共同的胜利,相信每个签约国都是赢家。  

  

    

  

  第二点要说的是,印度的退出是一大遗憾。RCEP最初的谈判国是16个,但最后签署的国家只有15个。印度中途退出。有人说印度退出是好事。如果没有这样的小提琴,下面的事情会容易做得多。其实这种说法包含了太多的感***彩。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金砖国家之一。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好的。先说我之前引用的一个数据。看看印度的发电量。印度的发电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三。所以不要把印度当成一坨屎。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巨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合作协定,每个签约国都涉及到你能得到什么好处,你要付出什么成本?收益和成本之间总要有一个权衡。如果权衡好,可以签这个协议。如果权衡不好,你就退出协议。印度的退出恰恰是这种利益和成本的结果,他认为是不可接受的。但无论如何,没有印度,RCEP的范围和规模将是短暂的,这是一个遗憾。当然,这种遗憾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RCEP的遗憾,另一个是印度的遗憾。也许几年后,印度人会发现退出RCEP谈判是印度面临的最大遗憾。想想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时候,国内也没有多少人说我们付出的代价可能太大了。然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的努力。几年后,你会发现,这种经贸合作协议往往会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印度在最后一刻缺乏这样的勇气,给协议本身带来了遗憾,恐怕以后会给他带来更大的遗憾。  

  

    

  

  第三句是,要不要谈中日韩自贸区协定?当然,RCEP有许多成员国,其经济发展和需求很不平衡。要想达成广泛共识,就不能不摆脱一些分歧较大的协议。对于中日韩来说,经济发展水平更接近,对区域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也更接近。如果中日韩自贸区协议达成,其质量将高于RCEP,内容也将更广泛。因此,RCEP的签署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协定并不相互排斥。相反,RCEP的签署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进展。  

  

    

  

  第四句话是,RCEP不是一块蛋糕,而是一口锅。贸易协定本身只是一种制度安排,并不是说一旦签署,好处自然存在。蛋糕本身就在那里。让我们签署一份协议来分享蛋糕。不是这样的。实际上,RCEP更像一口锅。大家合资买了这么一个锅,用来做饭,分享食物。能不能煮出更多的饭,或者更好吃,不仅仅取决于锅本身,还取决于以后的操作过程。所以签下RCEP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果。当然,换个角度,既然是锅,那就是这15个国家共用的锅。如果谁要砸锅,那么拥有它的15个国家都会不高兴,大家都会想尽办法保护它。或许这可以看作是经贸协议的溢出效应。毕竟经济、政治、外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是基础,基础的东西是连在一起的,不可能上面的树枝互相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