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金融危机是哪一年1997?第一次金融危机是哪一年

金融危机是指因为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债务风险、信用风险等因素导致的经济萧条和市场崩溃现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波及东南亚、韩国等地区,导致股市暴跌、货币贬值、企业实际经济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给当时的亚洲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这次金融危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国家采取了应对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一:金融危机是哪一年1997

亚洲金融风暴是1997年爆发的。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基本内容:

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金融危机主要是指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危机而震惊。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

拓展资料: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次贷危机的爆发瞬间就影响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边国家,其范围也远远不仅仅是次贷危机方面,而是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

百度百科链接:美国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是哪一年持续时间多久

2008年是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雷曼兄弟银行倒闭,从而引起全球金融危机。

三:亚洲金融危机是哪一年

【环球时报报道

恐慌充斥着每个人心头

1997年,注定是每一个韩国人不能忘却的年份。这一年,韩国支柱企业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韩元不断***,人们眼睁睁看着家产不断贬值,恐慌充斥着每一个人的心头。韩国在朝鲜战争一片废墟中,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实现了向发达国家的跨越,成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有经济学家评论,在二战结束后,由发展中国家跨越到发达国家的中等人口国家寥寥无几,而韩国无疑是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可是谁能想到,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依靠制造业和出口起家,80年代创造了“汉江奇迹”,但在1997年差点因亚洲金融危机而破产。

1997年开年,韩国大企业韩宝钢铁轰然倒塌,对外宣布破产,紧接着 *** 支持的几家大型企业开始倒闭——韩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大幅缩减。年中,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泰国,金融业的动荡导致国际市场经济风向偏向保守,韩国出口型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工厂大面积停业,大批人员失业。通货膨胀之下,物价飞涨,民众更加走投无路。

面对危机,普通百姓各有打算。在电影《国家破产之日》中,金融新人尹正学认为危机也是契机,押上全部身家投资捞一笔。小企业主岬秀多年积累的财富一夜化为乌有。韩国濒临破产,国家和平民都走到了命运的岔路口,想要阻止危机的人、想借机获利的人、想要守护自己的企业和家人的人做出了不同选择。正是由于对这段历史刻骨铭心,这部电影被认为刻画了当时韩国从上到下的众生相。电影活生生展现了金融风暴带给韩国民众的精神创伤:企业偿还不起债务,破产潮来临,失业潮随后而至,社会陷入一片恐慌,有人变卖房产,借酒消愁,自***率节节攀升。

捐出227吨黄金

有分析称,韩国经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根本原因在于该国特殊的产业结构,也就是所谓的“成也大企业败也大企业”。在朴正熙当政期间,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和提高韩国产业竞争力,有意识扶持一批大企业搞出口带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三星、现代、LG、大宇等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在 *** 的主导和默许下,韩国大企业和银行机构相互“合作”,集中大量资源和资金进行投资,并实现垄断性增长。

上世纪90年代,韩国进行了金融市场化改革, *** 对经济和金融的调控力开始减弱,加之现代金融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这导致韩国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疯狂举债。由于韩国体制的特殊性,很大部分银行贷款实际上是以 *** 名义从别国借来的外债。这就导致那些中小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宣告破产,很大程度要由 *** 来承担。1997年10月初,韩国的外汇储备总额约300亿美元,却背着高达1100多亿美元的外债。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在部分国家爆发,韩国的对外出口出现下滑。随着外资被不断抽出,韩国可用外汇储备不断下降,甚至到无汇可用的地步。特别是标普把韩国国家信用等级从AA级下调到A+级后,韩国的金融状况让已经在东南亚屡屡得手的索罗斯等人看到机会。索罗斯先是把提前融来的大量股票全部抛空,等到股价跌无可跌后再大量买回,从中赚取巨额差价。一番操作之后,他带着巨额差价一走了之,只给韩国留下了一地鸡毛。极短时间内,韩国股市暴跌70%,韩元贬值约2/3。

韩国民众也曾想自救,但不知从何入手,不知是谁先发出了号召,人们之间突然开始流传:“把金子交给 *** ,我们自己拯救自己”。于是,全国掀起了捐金热潮。每家每户不计较得失,无论是祖传的金首饰,还是压箱底的金子,统统无私捐献给 *** 。据说当时有超过350万韩国民众自愿拿出了自己的黄金首饰和金条等,向 *** 捐出227吨黄金,要与国家共克时艰。但是韩国民众的金子并没有兑换太多的美元,根本撑不过这一场危机。

枪顶着脑门的谈判

随着危机加剧,韩国 *** 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本以为IMF会出手援助,却不想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把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很多苛刻要求,包括入股韩国多家大企业、根据IMF的设计进行改革等,意在掌控韩国经济命脉。韩国与IMF的这次谈判异常艰难,有人甚至形容是“枪顶着脑门的谈判”。无奈之下,韩国 *** 在1997年12月与IMF签署协议,获得550亿美金贷款,并且被迫进行“经济改革”,包括重组大企业,鼓励银行合并,对外放开金融和市场,强化金融和企业监管等。

虽然韩国从上到下都在努力,但金融危机带给韩国的伤害堪称“刻骨铭心”。30大财阀企业中16家遭到清理,33家大型银行里15家宣告倒闭,2000多家金融机构中约1/3破产关门。130万国民失业, *** 债务高达1175亿美元。韩国绝对贫困人口从1996年的4.3%上升到1998年的14.9%。

不仅如此,韩国经济命脉也逐渐被外国所掌握。韩国与IMF签署的开放市场协议,允许外资以任何形式和理由并购韩国企业。这意味着,韩国 *** 失去了对本国企业的管控权。一时间,大量外来资本如潮水般涌入韩国,控制了韩国大量核心企业的经济命脉。据悉,韩国八大银行的外资股份,均占到了2/3以上。韩国最引以为豪的三星集团,大部分股份也都掌握在华尔街巨头手中。

亚洲金融危机让众多韩国财阀、普通民众付出了惨痛代价。不过,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半导体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商品种类,韩国如今也成为世界第十大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