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现金贷盛宴曲终人散再起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三观”
这场现金贷盛宴曲终人散再起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三观”
↗关注“零一金融”,了解新金融。
作者 | 董云峰
来源 | 零一财经专栏
虽然通知的一大核心是场景的有无,但并未严格定义场景,也没有明确什么是场景依赖,这很可能成为行业组织争取生存空间的突破口。
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和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注意”)。宴会结束了。
对很多消费金融从业者来说,近一年多来的现金贷狂欢颠覆了他们的“三观”:只要有流量,用高利率弥补高额坏账,就可以赚钱。单说几家刚刚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互金公司网贷无视征信乱,说现金贷款救了他们一点也不为过。
相比之下,一些坚持情景化和风险控制的市场主体,不仅财务数据相对较短,还难免被贴上“保守”甚至“不进取”的标签。
“这种野蛮的快乐最终会以野蛮收场。” 那些无视金融常识和法律的现金贷款终于迎来了一场监管风暴。
狂欢过后,场景价值快速回归,具有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平台估值有望大幅提升,尤其是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乐信、唯品会等电商背景。
不过,虽然通知的核心是是否有场景,但并没有严格定义场景,也没有明确场景依赖什么,这很可能成为行业组织争取生存空间的突破口.
现场争夺战又来了
回顾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长期以来,基于电商场景的消费金融一直是行业的主流。
2013年10月,分期乐上线,开创中国分期电商模式;2014年2月,京东。电子商务消费金融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在此期间,也有一些专门向场景机构输出消费金融技术的第三方服务商,如众安保险、品钛等,没有自己的场景,而是为有场景但缺乏资金的平台提供支持。能力帮助他们推出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
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从线上到线下逐步渗透到电商、汽车、租房、教育、旅游、医美、婚庆等多个场景,场景化消费金融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场景为王”已成为行业共识。
那个时候,很少有人会想到,现金贷款的突然兴起和大量无风不起浪的现金贷款的野蛮生长,催生了一个迅速繁荣和溃烂的“昙花一现的王朝”。
2017年以来,现金贷进入全盛期,高利率、暴利的初创公司层出不穷,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近日,多家互金平台经营现金贷的上市,将相关***和指责推向了高潮,最终倒逼监管出手。
监管部门在《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中指出,现金贷存在过度借贷、重复授信、催收不当、利率异常高、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十分严重。突出,金融风险较大。和社会风险。
通读上述文件,一个明显的监管态度是不鼓励无消费场景的现金贷款业务,鼓励有消费场景的贷款产品。对于网络***企业,更要求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无特定用途的网络***,逐步压缩存量业务,限期完成整改。
短暂的沉寂后,消费金融领域的争夺战将再次白热化。这样,具有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平台的价值将大大提升。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分期乐和唯品会都是受益者,用户将进一步集中在这些顶级产品上。
星河资本郭宇航表示,在征信体系还不完善的环境下,存在不一定能降低风险的场景。尽管如此,该情景确实具有提高放贷门槛、压缩放贷总量、最终降低风险资产总量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情景化是一种不完善但有效的风险阻断方案。
习惯了非场景化、无用的现金贷平台,想要分期改造场景的人,这条路并不好走。由于场景的搭建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所有稳定的场景搭建平台都通过先发优势、持续投入、长期探索、优化风控效率等方式建立了场景竞争壁垒。
事实上,别说创建一个场景,即使深入了解一个场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两年,进入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平台并不多。
什么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规范和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虽然提出鼓励有场景的放贷业务,但并未明确、明确场景,难以界定是否有具体场景可依上。
事实上,场景无处不在,几乎无处不在,而且并不总是场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时间长短不一。它们可以基于实物或虚拟消费,有些简单,有些复杂。往往一个场景也可以根据情况细分为多个场景。
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场景可以看作是用户完成消费的特定情境、特定地点或一系列动作,是包括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载体。金融与场景相结合,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体验、更精准的风控,甚至是相对完善的消费金融闭环。
从分类来看,电商场景、支付场景、社交场景、搜索场景都是常见的场景。基于这些场景,诞生了众多重量级互联网公司,最典型的就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和京东。
线下、餐饮、旅游、医疗、租房、教育、旅游等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场景。与线上场景不同,线下场景高度分散,标准化程度低,场景组织多样,整体集中度不高。然而,随着O2O的发展,出行等场景发生了重大变化。
虽然每个场景或多或少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但场景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经常相交合并。如果有多个场景,也可以形成合力,提高场景竞争力。
从场景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的含义。在新金融琅琊榜看来,连接多个场景形成一个生态。所谓生态网贷无视征信乱,就是能够最大程度留住用户和数据的一系列场景,背后是一整套服务。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腾讯小贷和蚂蚁借贷虽然被归类为现金贷,但它们有什么场景吗?毕竟前者是基于腾讯的移动社交生态,而后者则是基于阿里的电商和支付生态。
这是***与借贷、一般现金贷款的最大区别,也成为了他们与监管博弈的关键。
耐人寻味的是,在《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出台后,蚂蚁金服在回复媒体时表示:花呗和集呗是基于电商场景和支付宝APP的消费信贷产品。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发基于场景的健康消费信贷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新的现金贷政策是否会悄悄给那些有自己场景的消费金融平台留下漏洞?
我们可能不需要对现金贷款的未来如此悲观。
登录零一金融官网(Fintech_01)或关注零一金融官方微信公众号(Fintech_01),回复“百人讲”或“十年网贷”获取相关话题。
金融科技白皮书预售
零一金融·零一智库
简单的介绍
本书试图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新技术应用、案例、监管、挑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金融科技的几种典型业态:第三方支付、征信与风控、区块链与数字货币、互联网保险、智能理财、智能信贷、互联网众筹、智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