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短期贷款的期限一般为,劲爆-2022中级经济师干货-经济基础-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考情分析]
1、分值:4~7分
2、备考指导:本章在历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中的分值占比较高,内容相对较少,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和金融市场两大部分,理解难度较低,属于比较好得分的章节,大家注意理解记忆,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金融市场结构(子市场注意区分)
3、考纲要求:
(1)理解金融市场、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2)掌握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特点。
(3)分析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内涵
1、商业银行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以经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2、性质:
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或个人提供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的金融企业。
①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承担着资金融通职能。
②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
③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广泛,是唯一能够面向公众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
1、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信用中介
(1)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挥着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
(2)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支付中介
(1)接受企业的委托,为其办理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汇兑、非现金结算等
(2)使商业银行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
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工具,满足流通界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并使银行可以超出自有资本与所吸收资本的总额而扩张信用。
[经典真题]
1、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A、信用中介
B、货币发行
C、全国清算
D、信用创造
参***:A
参考解析: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按机构设置分类
(1)单一银行制:不设分支机构,例如美国许多州立银行。
(2)总分行制:设多层分支机构,目前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这种银行制度。
按业务经营范围分类
(1)专业化银行制:只能经营吸收存款和发放短期工商贷款(包括贴现商业票据)等传统银行业务。其余的长期信用业务、证券投资业务、信托业务、保险业务等由专业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来经营。
(2)综合化银行制:可以经营所有的商业性融资业务,即全能银行制。
(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负债业务--形成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吸收存款
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
常用的分类: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存款业务创新(如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等。
借款业务
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注]商业银行全部资金来源: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外来资金
(1)自有资金: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筹集的股本以及公积金、未分配利润;(权益资本)
(2)外来资金: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2、资产业务
票据贴现
银行应客户要求,买进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办理贴现业务时,银行向客户收取一定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或折扣。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的买卖,实际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持有人。
贷款业务
指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定归还期限的业务。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一般排在首位。
按归还期限贷款
①短期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的贷款。
②中期贷款:期限在1-5年的贷款。
③长期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的贷款。
按贷款条件
①信用贷款: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②担保贷款:以特定的抵押品作为担保的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
按用途
①资本贷款:以设备的更新改造或增添固定资产等为目的的贷款,属于投资性质的贷款。
②商业贷款:以企业原材料的购进以及商品交易等为目的贷款,属于生产或经营周转性质的贷款。
③消费贷款:向以消费为目的的个人发放的贷款。
投资业务
银行以其资金作为投资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1)为防范银行风险,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范围一般都有限制性规定。
(2)许多国家规定只允许做债券业务,而不允许做股票买卖,或者允许银行以其自有资产和照余制导心比列投资股票
3、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称为无风险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