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最聪明的存钱法获利高最新(有一百万怎么理财最好)
100万最聪明的存钱法是定期存款。根据目前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将100万存入1年期定期存款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息收益,同时也能够确保本金安全。此外,还可以将存款分散在多个银行的定期存款中,以降低风险并获得更高的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定期存款期限越长,收益率也会相应提高。
如果你手里有一百万,你要怎么理财?
资产配置,均衡,有策略。第一象限:日常要花的钱,保障日常生活开销;
第二象限:保命的钱,主要用于保险配置;
第三象限:钱生钱,用于主动出击、鸡生蛋的钱;
第四象限:安稳生活的钱,子女教育金、养老金等。
如果你胆够肥,遇到了经济活跃的牛市行情,我很想建议你投资于股市或楼市,说不一定一年也会有50%的利润。但是,就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贸易摩擦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投资还是以稳健为主,100万资金还是经不起折腾的。当然,也不能为了单纯求稳而主动放弃更多的收益。
所以,这100万也不应该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应该做一个最优资产配置,在合理规避风险的同时,能够使收益最大化,这才是理财的最终目的。具体来说,可以配置三种资产。
一,配置50万存款类产品或储蓄国债。存款类产品因为是银行一般性存款,不超过50万资金受到存款保险条例全额偿付,几乎零风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即使遇到较大风险,也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类存款产品应该首选民营银行智能存款或城商行和农商行存款,目前亿联银行5年期利率高达5.45%,超过3年提前支取利率就执行4.5%,高收益强流动性。
长江商业银行5年期利率也是5.45%,且利率靠档计算。其次,可以选择小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上浮55%,达到4.2625%。储蓄国债同样是保本保息,有国家信用做保证,安全极高,利率也高于大额存单,去年5年期利率为4.27%,同样可以提前兑付。以上产品的强流动性,也可以满足其他临时投资需要。
二,配置30万结构性存款。为什么要配置结构性存款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结构性存款属于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其投资方向是绝大部分投资于债券和银行存款极小部分本金投资于金融衍生品,以博取较高收益。
所以它的本金是安全的,只是收益是浮动的。但是,作为有100万存款的人,收益波动的风险还是可以承受的。在一般情况下,结构性存款收益高于理财产品的收益。目前一年期收益率约5%左右,高于存款利率。
三,可以投资20万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再说一次,具有100万银行存款的人,至少具备一定风险抵抗能力,如果本人仍然属于不愿承受任何风险的保守型投资者,那问这个问题就根本没有必要了,全部存银行定期存款得了,低风险低收益,但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理财行为,最终会被通胀率吞噬殆尽。
R 2级和以下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受制于监管要求不得宣传保本保息,但并非就一定有风险,从银行历史业绩看,本金基本安全,收益率一般能够达到预期。客观的说,银行中低风险理财产品风险肯定高于存款,但又远远低于P 2P 、私募、股票和信托等高风险产品。
目前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在4%……5%区间,还是高于大部分存款利率。当然,投资更多的是取决于本人投资偏好和抗风险能力大小,需要因人而异。但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人说,理财并不能发家致富,但却能最大限度降低通胀带来的财富缩水,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我手里有100万的话,我会选择存50万定期到国家银行里。20万我存微信零钱通,10万存余额宝,留10万作投资理财,还十万留着备用。
我会去买基金,不会存到银行,因为买基金很方便,而且可以随时监控财产。
那么我肯定会一半去投资比较有风险的理财产品,一半去投资比较稳定的理财产品。
家庭存款100万,如何分配才能实现最高效?
现在最保值增值的还要算房地产,因为有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如果你所在城市是扩张型城市,比如拿出50万全款在县城买一套房子,存款余额应急需,或首付50万在市里开发区买一套房子,增值潜力大。本人"老板″手头闲散资金充裕,2013年在省会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一次投资300多万元全款购房3套,现在增值一倍还多。
我真的在房产之外有100万金融资产,另外我自己也算职业的投资者,所以还算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投资本质上就两点: 生命周期和风险承担。
牢记高风险高收益,从历史上来看,各类资产的收益情况基本是这样的,私募股权>股票>房地产>银行存款。 所以在人生的年轻阶段,比如40岁之前,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以多配置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比如对我来说要配置50%以上。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风险承受能力逐渐下滑,这时候就逐渐把风险资产转移到低风险资产上来,比如多配置一些银行存款等固收性质的资产。
下边做一个假设,如果是我自己,房子一套,成家立业,100万存款,则
1、50岁之前,配置50%的高风险权益类资产,30%二级债基等类固收品种,20%银行存款。
2、50岁以后,养老需求和稳定的现金流越来越重要,则减少高风险权益的配置,如30%的权益资产,40%的银行存款,30%的二级债基。
3、临近退休,风险承受能力已经比较低了,这时候10%高风险权益,70%银行存款,20%二级债基等。
今年刚好有100万,分别买了年金险23万,意外险加疾病险9000元每年,保险理财27万,银行定期3年45万,每月退休金3000元定投基金3只,收益高不高我不知,只知分散投资,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