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一图看懂金控牌照

【第三张金控牌照落地 央行批准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设立许可|快讯】据央行9月2日官微消息,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规定,人民银行审查并批准了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并同意其更名为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这意味着,第三张金控牌照正式诞生。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3月17日,央行宣布,批准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目前,除上述三家外,央行设立金控公司的申请已被受理的还有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和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不过在8月30日,央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此来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行为,促进其稳健经营。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开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及持续监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程维妙)3月17日,央行官网公布,批准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两家获批机构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金控公司设立模式。

其中,中信集团是内部新设一家公司,将其金融机构的股权划转到里面来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以此来隔离实业业务,防范风险交叉传染,这种方式俗称“小金控模式”。北京金控采用的是“大金控模式”,当金融资产占集团并表总资产的85%以上,就可以整体来新设金控公司。

作为过去长期混业经营、分业监管产物的金融控股公司,近年快速发展中出现了诸多乱象,如监管套利、个别企业盲目向金融业扩张等。2020年,国务院、央行分别发布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金控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规定,相关规定的酝酿时间都超过两年。2021年6月,中信集团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请获央行受理;两个月后,北京金控集团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请获受理。

中信集团与北京金控集团以两种不同模式设立金控公司,与各自的结构有关。官网资料显示,中信集团创办于1979年,2011年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发起设立了中信股份。2014年8月,中信集团将中信股份100%股权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实现了境外整体上市。

目前中信集团总资产达万亿级。集团内部有综合金融、先进制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五大板块,其中综合金融板块子公司主要包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和中信保诚等;新消费板块投资了麦当劳(中国)和日上免税行等企业。

北京金控集团的金融资产占比度相对更高。集团于2018年10月正式注册成立,由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公司100%控股,注册资本金120亿元。从时间线来看,北京金控集团成立之初央行就已在研究起草金控集团监管办法,公司组建时所明确的公司架构、业务范围等就参照金控集团监管精神。

北京金控集团目前旗下拥有北京农商银行、中信建投证券、北京市融资担保投资集团、北京资产管理公司和朴道征信公司等持牌金融公司,业务布局涵盖大数据、征信、支付、数字资产交易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成立国内首家普惠型金融大数据公司,承担北京市政务数据向金融领域输出的统一接口功能等。

央行表示,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有利于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防范风险交叉传染,实现金融股权集中统一管理,促进规范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依规开展已受理企业的审批工作,稳妥有序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