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分期分期扫码,求职心切 毕业生落入“培训贷”陷阱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周蔚 通讯员 邓超 宿力元)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教育培训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某某设置“招生”套路,使其掉入陷阱,从而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
近日,海淀检察院批准逮捕了这名新型培训贷诈骗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徐某某是一家教育培训公司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该公司在“58同城”、“赶集网”等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或主动联系求职人员,与求职者取得联系后,声称公司有软件开发工作,需要参加一个3-4个月的JAVA编程等课程的定岗培训,费用为2万元左右,承诺在培训过程中给予学员一定补贴,培训后分配工作。
公司工作人员让报名人员到“百度钱包”、“小狐分期”等网贷平台申请分期贷款缴纳学费,贷款直接汇入公司账户。交费后,该公司组织学员进行培训,但大部分学员都未被推荐工作,少部分毕业学员被推荐了前台、保安等与其宣传完全不相关的工作。
2017年5月,徐某某突然宣布破产,当时仍有很多学员未完成培训,更没有被分配工作。
学员惊觉上当,遂报警,教育培训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某某被控制。
近期,采用该案类似犯罪手段的培训贷诈骗类案件在全国多个地方均有发生,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能够欺骗大量求职者进行培训并贷款,主要是利用了学生求职心切的心态,以承诺分配工作作为诱饵,通过贷款缴纳培训费的方式让经济不宽裕的求职者产生兴趣,希望通过培训找到工作后可以偿还贷款。
海淀检察官表示,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首先广大求职者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各类招聘信息,尤其是遇到需要先行缴纳费用的“面试”,警惕可能存在的求职陷阱。其次,网络贷款公司在选择进行合作的教育机构时,应当严格审核教育机构的培训资质和经营状况,保证提供教育服务机构的履约能力,并在发放教育类贷款时定期向贷款人核实提供的培训情况,减少法律风险。
最后,教育机构监管部门,对于提供承诺保过、分配工作的教育机构加强管理,核实其履行合同的能力,对于承诺退款的公司进行账户监管,保证其履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