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地雷是什么意思?地雷系是什么意思

地雷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地雷的作用是防止敌人进攻,但是有些情况下,地雷也可以成为一种威慑力。比如在战争中,一些士兵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往往往会埋下地雷,这样就可以起到震慑敌人的作用。不过,在二战时期,日本却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地雷,它就是“大黄蜂”地雷。那么,这种地雷雷是如何制造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据悉,这种地雷是由美国研制的,在当时,它的威力非常大,甚至可以炸毁坦克。

一、踩到地雷是一种什么体验?

优质答案1:

踩到地雷,是一种瞬间经历过生与死的体验,死神即将逼近你,或不知所措。出于求生欲,受到生命的威胁,能冷静下来想办法自救的人,说明你的心理素质非常的好,一般正常人踩到地雷都会非常的慌张,甚至崩溃到不知所措。这说明,你平时在生活中很有危机感意识,对于一些常见的可能存在危险事情有想过相应的对策进行处置。同时也说明你非常的看重个人的健康,对于危机有很强的意识观念,想办法自救肯定是一个相对难度系数比较大的事情。除了一些经历过或者专业排雷人士以外,很少有人能想到这种办法应对。

优质答案2:

反步兵雷的话它们是松发(跳)雷,什么意思呢,用大白话就是,你踩到的那一刻,身体全部重量的压力传到到脚部,压力与地雷引信的物体单位面积接触形成压强,弹簧传导后向下压带动引信触发地雷,如果抬脚那么就会爆炸。

  • 1938年由德国人发明的松发雷

总的来说踩上那一刻由于弹簧向下压缩,你会感到脚底一空下坠感,然后如果重量稍有减轻导致压强发生变化那么你的腿当场就会被炸粉碎,要不了命但会落下残疾。

  • 教学用72防步兵松发雷

另外防步雷并非拆除引信后就会排除,有些国家开发防步兵松发地雷,底部还有引信拆除顶部引信后,底部引信可能在拆除过程中触发导致爆炸,是一种诡雷设计。

除此之外还有绊发雷,这种防步雷设计更为简单,其采用绊发线连接两枚破片反步兵雷保险销,当步兵将绊发线踢掉,绊发线拽出保险销后,触发引信,带动撞针触发火帽和传***,最终达到爆炸目的,结构简单排除也简单,将保险销上的保险安防到位后,剪断绊发线可达到防止保险销被拽出导致爆炸。

我国69式绊发式反步兵雷

二、地雷在战争中都有哪些神奇的作用?

优质答案1:

很多网友对中**队使用地雷的印象还停留在电影《地雷战》的原始阶段,其实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多先进地雷的国家,今天我们说一种雷体上印有“此面向敌”的地雷——反步兵定向地雷。

一提起“此面向敌”这四个字,好多网友就会想到***伤力十分恐怖的定向地雷,也有很多网友脱口而出——“阔剑地雷”,这是美国的一种定向地雷,型号为M18A1式地雷,曾经广泛的应用于越南战场。与普通的地埋式地雷不同,定向地雷是首次能够给敌人大量***伤的廉价高效武器,美国这种阔剑地雷的单价仅为38美元,在六七十年代生产了780万枚。

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在越南战场上获得了一些美国制造的M18A1式“阔剑“反步兵定向地雷,认为这种地雷很有用,于是就开始仿制并大量生产,命名为66式反步兵定向雷。在70年代又反向输出,广泛地援助印度支那战场,以及其他亚非拉国家,深受各国欢迎。66式反步兵定向雷与M18A1式“阔剑“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一个延期引信装置,为我国独创。

定向地雷的特点就是“定向”,采用凸形装药的聚焦爆炸原理,能够使地雷爆炸以后的***伤威力以一定角度的扩散。定向地雷的外形是一个弧形的方盒子,攻击正面上印有“此面向敌”字样,以提示布雷手千万别装反了,这个字样便成了定向雷的一个独特标识。写有“此面向敌”的凸面内部镶嵌着大量的钢珠。引爆时,***爆炸的能量会沿着垂直于弧形凸面的方向扩散,推动钢珠或破片以一定的扇面角度打击敌人。

66式定向地雷的雷体正面镶嵌着700枚钢珠,内部装填700克TNT***。引爆后,700钢珠呈60~120度角的扇面打向前方,有效射程220米,重度***伤距离100米。相当于瞬间密集发射了700颗**,这比机枪扫射还猛烈,就像是一把铁扫帚横扫战场,从地面至2.5米高度的站立或匍匐的敌军都将被打成筛子。

定向地雷的使用很简单,按照地雷上面印有“此面向敌”的标志,将地雷插在阵地前沿,66式定向地雷的后方也存在危险,在地雷引爆时,其后方半径16米内为危险区,因此地雷的布设应该在阵地外沿较低的位置。

66式定向地雷的顶部有瞄准器,雷体上部中央有一瞄准孔,可以瞄准设定***伤方向和高度。布雷时,沿地雷预定***伤范围的中心线,选择距50米左右,与人肩部同高的物体作为瞄准点。用地雷顶部的瞄准器调整合适的打击角度,连接电雷管和导线,或者手动的拉发线,当有敌人进入地雷***伤区,启动电雷管或拉发线,即可引爆地雷。

66式定向地雷通常使用一种***来手动起爆,是一种手持电脉冲引爆器,电线连接着地雷的引信,连续按压引爆器手柄3次,就能产生3V的脉冲电压,足以引爆电雷管。

不过,这位黑蜀黍用嘴固定地雷的习惯,是定向地雷的非标准使用方式,非洲特有的,不建议模仿。

我军自己大量使用66式定向地雷,是在80年代的老山对越作战前线。在1984年7月的老山战役时,在开战前,我军的工兵部队用火箭布雷车向老山防御阵地前沿抛射了30万颗各种地雷,形成了长7公里、纵深500米地雷区。

在1984年7月12日的142高地作战中,越军316师174团部分兵力偷袭老山142号高地,防御此高地的是14军40师119团8连3排,共15人,代理排长为李海欣。我们一个排的15名干部战士就毙伤敌军104名,定向地雷在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大部分越军是被定向地雷的钢珠消灭的。

在战斗中,我军著名的战斗英雄,代理排长李海欣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连续引***多颗66式反步兵定向雷,大量***伤敌军。后来李海欣光荣牺牲,这次战斗整整持续了9个小时,我军15名战士打退敌人6轮进攻,敌人丢下了横七竖八的残尸溃逃。战后,15位战士被昆明军区授予“十五勇士”荣誉称号,142高地被称作“李海欣高地”。

在老山作战期间,我军把66式地雷使用的出神入化,尤其是对敌军偷袭时非常奏效。1985年1月3日凌晨,越军出动一个特工排的兵力隐蔽偷袭我老山第145号阵地,由于我军哨位配备了微光夜视仪,因此对越军的行动一清二楚,当越军接近我方阵地时,我军战士接通电源,引爆定向地雷,当即就炸死炸伤六名越军,其余敌人仓皇逃窜。

由于越军有不遗弃战友尸体习惯,我方断定越军肯定还会再来,就重新布设定向地雷。到了黎明时分,2个班的越军偷偷摸上来,立即遭受定向地雷的横扫,越军不仅没能把原来的尸体和伤员运走,反倒又搁下20多具新的尸首。之后不管是越军特工偷袭还是正面强攻都从未成功过。

优质答案2:

地雷是一种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最早的地雷发源于中国。1130年,

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伤而取胜。

19世纪中叶以后,各种烈性***和引爆技术的出现,才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样化发展,从而诞生了现代地雷。

防步兵地雷-1903年前后由俄国研制。防坦克地雷是1918年由德国人研制。防步兵跳雷-1938年前后由德国人发明。火箭布雷系统-1970年由联邦德国研制成功。现在国际公约已经全面禁止使用地雷了,可想而知,地雷给人类战争带来的阴影有多大!

三、压发式和松发式的地雷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电视剧都用松发式地雷?

优质答案1:

基本就没有松发式的地雷。正常地雷都是压法、拉发(绊发)。

像下面这个雷,压盘承受到一定重力(一个人踩上去的力)时候,就会下沉。

碟型的弹簧就会给压盘上的撞针一个加速,然后引爆雷管,继而引爆装药。

或者说是像这种,释放拉销环上面系一条绳子,当有人经过时候拉动绳子,拉掉了释放销。然后弹簧就带动击针触发雷管,第一道先引爆弹射装药,当地雷跳到空中之后引发第二次主爆炸(和二踢脚似的)

所以,真实情况就是踩到就炸(当然也有一些地雷为了能在队列中间炸开以提高***伤效率,会设置延时引信,但这和松发没关系)

正儿八经的松发雷是一种装置,一般用在诡雷上面。比如在手雷上装一个M5松发装置

这个装置上面可以压个其他物品(比如一把鲁格**),等到有不长眼的路过捡起来,压板松动,释放里面的击锤,进而引爆手雷。

而影视作品里边普遍用松发无非是为了渲染一下人物性格,踩到雷了之后总要逼叨一下牺牲精神之类,不然直接炸了剧情就干巴巴了。

不过这种逼叨特写也只有主要角色才能享受,吃瓜炮灰步兵还不都是踩了就炸。

优质答案2:

地雷这种装备应该是非常有年头的战斗弹药了,从封建时代就诞生了,而一战二战中各个战场,以及二战后期局部战争中都曾大量出现在视线中,可见在这种装备生命力异常顽强。

地雷如果按作战对象来划分,一般可以划分成反步兵地雷和反坦克地雷两种,当然还有少数特种地雷,比如核地雷,一发就可以消灭掉一片目标。反步兵地雷和反坦克地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装药量上,前者通常装药量在50-100g之间,对于***伤步兵完全够用了;后者通常装药就要在5-10kg之间,这样才能够对敌方装甲作战车辆形成有效***伤力。

在地雷的击发引信方面,主要分成压发式、松发式、跳跃式、跘发式、磁性式、人工定向控制等击发方式。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作战环境和作战对象原则更为合适的地雷种类。

压发式地雷主要采用压力来引爆地雷引信,反步兵地雷的压力引爆范围一般在15-30kg,这样一个成年人踩上去就要引***,而普通儿童踩上去还不至于引爆。当然也有些反步兵地雷的引爆压力做的比较小,这样就很变态了,儿童和成人踩上去都会引爆地雷。

松发式相当于一种延迟引信地雷,当步兵踩上去的时候,引信已经被激活,但是当步兵松开脚时,引信才引爆地雷。这样设置就有两个好处:第一,能够在前后两个战士之间引爆,从而扩大***伤面积;第二,能够在敌方发现踩到地雷后,拖延其进攻脚步,并且为其排除地雷增加困难。

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松发式地雷,可能是从表演的要求来考虑的,这样能够一方面增加表演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剧情的紧张程度。否则如果采用压发式地雷,那么一脚踩上去,这一幕剧情就结束了。

这个问题呢就回答到这里吧。

想了解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袭;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如侵则删;他人请勿抄袭,发现必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