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如何加入仁爱基金会?北京仁爱基金会

不知道大家听过北京仁爱基金会没有?我在这个基金会下面的一个亲,一个公益项目叫倾听热线里面,担任公益咨询已经有了两年多。
这两年多我深深的体会到很多人的心里面遇到烦恼事的时候,真的是何以解忧?唯有通过热线来去寻求一些帮助。通过热线我能够体会到人生百态。真正的体会到很多人的不容易。
但是我们每通30分钟的电话是很难帮助来电者解决更多的议题。而且又不是持续性的。因为我们的值班时间会改变,也只能够给来电者做一个陪伴。平台伦理守则也不能够让来电者知道老师的信息以及值班时间。
所以基本上是一次30分钟的陪伴。所以后来我就去学习心理咨询。希望给更多的人除了热线的帮助之外,可以有长程的帮助。
这个方面我是有发心的。特别今天去参加了一个寺庙的师傅的去世仪式。让我更加坚定了要继续做慈善的决心。几年前我从大型的企业里面出来。从职业生涯转为慈善生涯。
我相信我能够在这条路上积累更多的善德。也能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由于我本人做咨询还是经验不足,才刚起步。
刚才发了个自己的免费咨询的招募图片。被组长移出去了。没有关系,这个无所谓的。
看起来好像是后面会有营销的套路一样,其实并没有。没有任何的套路,是真诚的真正的免费的咨询。
被出去当然心里会有一些不舒服,但这也是规则,我能理解。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样不好吧?所以有些时候除了在小组里面互相吐槽,还有其他方法吗?
下图是我隐居在山上的夜景。

一:仁爱助学基金会

添玺集团携手老年福电视频道通过仁爱助学基金会,捐赠一批鞋服给贫困地区的学生们,希望这些学生们可以度过一个温暖有爱的新年。

我们希望通过老年福电视频道,让更多的人去

【已打包好准备邮寄的部分包裹】

【准备捐赠的鞋服】

仁爱助学项目启动于2007年3月,是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成立后开展的第一个项目,项目对象是父母双亡或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因再婚或重大疾病无法尽抚养义务的在校学生及偏远地区贫困学生。

【助学志愿者拍摄于河北平泉】

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频道的力量,终究有限,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二:新潮仁爱基金会

缕阳爱心基金会----为别人多做一些好事,无论大小,都是奉献,献出一缕阳光!

三:安徽仁爱公益基金会

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点燃希望》栏目,作为国内针对大型公益活动和慈善家采访的纪实专题栏目,曾经报道过很多企业、慈善家、基金会的主题公益活动,比如捐赠、助学、环保等;
还有一档明星访谈栏目《公益的力量》,以公益时尚、快乐公益为主题的演播室公益性综艺娱乐栏目。明星的公益能够获得更多灵感,比如成人礼,参加公益音乐学堂,盲人电影院,助学等公益活动;
这些公益活动,不一定是为了要捐多少善款,但很多参与公益活动的人们能够得到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这需要关注一些相关的信息,比如说电视上,或去问当地公益机构,或是网络上,包括一些公益网站上发布的信息等。同时一些企业或者是旗下产品有时也会发布相关信息,这也同时会出现在网站、微博、公众号等途径中,而且很多时候不限制地点和时间。如一天一瓶子这个与环保相关的公益活动,就是这样,但它发布在手管粉丝团公众号中,查看历史记录可以看到。
公益活动就是有利于社会,他人的各种活动,大致可以分为环保、节能、教育、助学、扶贫、救灾、心理健康、社区服务等等种类。社会上有许多热心于公益活动的社团,可以选择参与,比如捐资助学,资助山区贫困儿童,上街宣传爱清洁讲卫生等。
1.公益活动是组织从长远着手,不计眼前利益,出人、出物或出钱赞助和支持某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公共关系实务活动。公益活动是社会组织,特别是一些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用来扩大影响、提高美誉度的重要手段。
2.面向社会、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对于扩大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培养团员青年的社会公德,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如新年、春节期间的拥军优属活动;全国植树节期间的绿化厂区、村庄活动;“六一”儿童节期间的为少年儿童做好事活动;“七一”和“十一”期间的慰问老干部、老党员、老英雄、老模范活动等。

四:四川仁爱医疗基金会

现在的中国市场是绝对不会的。如果推出股指期货后或者其他套期工具头寸超过现货金融工具发生的亏损就有可能,但这也是理论上的,金融机构不会冒着这种敞口风险的,所以结论就是什么时候也不会。

五:北京仁爱基金会创始人

你好!关于抑郁症患者会不会更多?先来看一下中国前一段时间的分析。中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超过3%,抑郁症患者中47%会致残,在各类精神障碍中排在首位。相较于1993年同等规模调查中0.083%的终生患病率,今年的数据增长了35倍。患病后平均使人少活6年。

打开中国“抑郁症援助地图”,密密麻麻的红点标注出了全国三千多个精神类专科医院以及设有精神病科的三甲医院的大致位置,囊括了全国29个省份。

这张援助地图是由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与高德地图共同发起并绘制的公益地图,旨在帮助全国的抑郁症患者更加方便地找到身边值得信赖的专业诊疗机构,以让抑郁症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援。

鲜为人知的是,这张不同寻常的地图源于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一位失独母亲的痛苦涅槃。5年前,她的儿子因抑郁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不容忽视,也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2016年9月19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在中国(温州)康宁精神医学国际论坛公布了一份调查数据。此次调查获取有效样本三万多人,调查地区覆盖全国31个省份。结果发现,中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超过3%,抑郁症患者中47%会致残,1000人由于抑郁症将损失超过6个健康寿命年,在各类精神障碍中排在首位。相较于1993年同等规模调查中0.083%的终生患病率,今年的数据增长了35倍。换句话说,抑郁症平均使人少活6年。

另有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每年有80万人因自***死亡,大约每40秒就有一人选择轻生。但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疗。

与高患病率相对,中国公众对抑郁症的知晓率、就诊率和治疗率,能否做到等比例提升,才是决定抑郁症未来趋势的关键所在。但目前看来,形势并不乐观。

有专家统计,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就诊率不足10%。

2015年10月,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王斌就曾介绍,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信息系统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有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平均1.49名/10万人口,中国计划在2020年将精神专科医生人数增加到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