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到底是怎么查企业的?企业具体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税务局到底是怎么查企业的?企业具体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美国国税局如何检查公司?你到底在寻找什么公司?企业需要注意哪些风险?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一一解惑。
1、大数据时代,税务局为企业查什么?
通过大数据,税务局可以找出很多企业的涉税疑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
1、财务报表数据特征及变化
在进行税务风险分析之前,可以从“金三”系统中调取企业的基本信息,了解企业所在行业适用的税收政策、个体风险点、特殊会计处理方法等,从而发现可能的税务相关问题。风险点。
例如,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除了自有资金和预售房款外,相当一部分投资资金是贷款,往往会产生高额的利息成本。
建设期间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利息费用计入开发成本,少数房地产企业可将本应资本化的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以达到减少企业当期收入的目的纳税,以促进企业发展。所得税减免。因此,利息支出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一个风险点,往往需要引起重视。
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哪些项目发生了变化;
二是变化的幅度;
三是税收变化带来的影响。
例如,分析某制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发现该企业“在建工程”会计项目期初余额为300万元,期末余额为0,已转入“固定资产”会计科目。
通过这些变化可以推测,公司可能已经完成了某项工程建设,固定资产原值也相应增加,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可能发生变化。
根据相关政策,房产税按房屋租金或房屋残值计算。
从公司申报信息来看,公司未发生房产税申报金额变更,需进一步核实在建工程具体内容,分析是否存在少报多缴房产税风险.
2、纳税申报数据的关联和比较
财务报表数据分析要注意相关的纳税申报数据。例如,在分析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损益表时,发现“其他收入”账户中列有金额。
据了解,该金额来源于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和附加抵免后扣除的税额。但从企业增值税申报情况看,其所得项目按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申报,适用13%的税率。经纪代理服务申报缴纳的增值税意味着公司可能少缴税款。
又如,企业在分析工资薪金支付情况时,不仅要分析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工资薪金的申报情况,还要对比“支付给职工的现金”项的数据。和员工”在现金流量表中。如果支付的现金低于成本中计入的职工薪酬,要警惕企业虚列工资薪金的可能性。
各类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存在重叠。我们要善于比较,利用各种税种之间的关系来发现问题。
例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是按照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计算的。
在分析房地产企业时,可以比较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和土地增值税预征的计税依据。如果两者相差比较大,则可能存在异常。
3、企业*****信息等信息的逻辑和常识
在查阅咨询公司的*****信息时,发现该咨询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开出的咨询服务费总价和税额始终是零头。这不合逻辑,因为咨询服务费一般都是整数。
通过后续检查发现,这部分咨询服务费*****是公司虚开的,目的是帮助收款人套现销售佣金。
同样,如果销售螺纹钢等生产材料的公司开具的*****金额始终是整数,也存在虚***的嫌疑,因为大部分生产材料都是按重量或件数出售的,而一个整数很小。
我们在分析连续几年亏损或税率极低的公司、注册营业地址在写字楼内的制造公司、法定代表人年龄较大的公司时要谨慎,因为它们不太符合常识,可能存在税收风险。
2、为什么有些企业经常被税务局“关注”?原因就在这里!
1. 税务局是怎么找到你的?
为什么有些企业经常被税务局“关注”?其实是有原因的!
让我们看看税务局是如何确定审计对象的,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总是被“记住”了。
1.推送案例来源
税务局设立风控管理部门,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一旦发现企业纳税情况异常,立即向审计部门推送风险提示,审计部门再对企业进行检查。
二、投诉来源
这主要来自公司内部员工、竞争对手等。针对这种情况,一般上报的信息比较准确,一查就准确。
3、整理案例来源
安排案源是指税务机关按照年度检查任务安排,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和行业进行针对性检查。
4. 自选案例来源
企业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就很有可能被“抽中”。
1)税收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2)2年内被举报2次以上,经检查均存在税收违法行为的;
(三)委托协查事项存在税务违法行为;
4) 长期纳税申报异常;
5)、纳税信用等级为D;
(六)被有关部门列为违法失信联合惩戒的;
7)、有其他异常情况。
随着大数据的到来,未来税务局可能最了解你~
2. 税务局在审计过程中有哪些权利?如何检查?
税务局在审计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遇到税务局的审计,一定要积极配合。千万不要像上面的案例一样不及时提供信息,造成悲剧~
三、税务稽查流程
其实面对税务稽查,就算你们公司真的违法了,你们以为你们不配合,我不知道,你们真的可以骗过税务局~这个想法太天真了~
奉劝大家:老板和会计师在面临税务稽查时,首先要自己查明原因,并积极配合税务局提供资料和解释,尽量减少损失。
3、2022年企业不愿被查,这9种行为不可重蹈覆辙!
1.仅用于计费收入申报
有些企业为了少交税,对未开票的收入不报税。为了不反映在账号上,他们往往不通过公众号。你以为税务局会找不到你吗~想法太简单了~
2021年,多部门实施信息共享,税务机关将通过第三方信息源验证您的申报真实性(如提供的水电能耗数据、银行流水、***采购数据等)。不仅如此企业法税风险控制,还通过区域和行业运行状况的对比等。
2、成本可随意增减
有的企业为了不被税务局查,随意调整成本(买*****或少计*****等),使收入与成本相匹配。你以为收入成本比就可以了企业法税风险控制,但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收入成本是要匹配的,但在非特殊情况下,利润低、销售持平、毛利低或收入成本倒置是税务局检查的重点。
3、扣款凭证(*****)不合规
账户内有大量白单(500元以下可随收据入账);有大量的个人*****;公司有大量无车加油票;差旅费、会议费等异常*****;老板个人消费的*****;其他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凭证等。
4、不遵守税收调整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不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而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税收余额。
事实上,会计制度和税法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公司在汇算清缴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税务调整,不要怪税务局找你~
5.少交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也是审计的重点。随着个人纳税申报制度的不断完善,冒用身份、编造虚假工资等行为很容易被查处。
6、存货账目不一致
*****开具实现全脸上传。简单来说,*****开具不仅是*****的标题和金额,还会对开具的产品名称、数量、单价进行监管。
换句话说,公司的*****是透明的。只要企业开具的*****出现异常,就会立即接到税务局的电话,甚至进行现场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涉嫌偷税漏税。
8.异常申报
很多企业不重视小额税收,认为金额小,不会受到监管。这是一个大错误,小税也会带来大风险。
典型例子:2014年,神木县税务局查处煤炭运销企业,责令缴纳2009-2014年度印花税2110.73万元,滞纳金950.6万元。
8. 频繁的公对私和私对私转移
去年,央行发布大额现金管理试点方案,无疑发出了一个信号,即通过私人家庭偷税漏税是自找的陷阱。
9. 不缴纳或少缴社保
随着社保全面征税,社保监管只会越来越严!想到社保的“歪思想”就要小心了~
税猫:税前测试,避税,安心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