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呆爸的第190篇|阿呆爸助学贷款
▲ 这是阿呆爸爸的第 190 篇原创文章
正文 | 笨爸爸
又是一年高考,各大学都在陆续发出EMS录取通知书。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收到了浙江大学的通知。
听他讲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我也想起了十七年前我借助学贷款的事。
在我看来,国家助学贷款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善政。
每一次学生贷款的发放都像一滴水。石无声地戳破了挡在数百万贫困学生面前的教育鸿沟。
它的优点在当代,它的好处在未来。
1
2003年我在安徽参加高考。
那一年的高考,我记忆中只剩下两件事。
一是数学。很多人直接在考场里倒地,哭了起来。
二是恐惧。那时,我的成绩很好,拿到本科学位也没有问题。
但是整个高三,我一直在为考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怎么办而烦恼。
因为农村的农业真的很穷。
当然,我也听过老师说国家助学贷款,但没有人能一言以蔽之。也有传言说申请难度大,金额也不高。
在焦虑中,我参加了高考。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211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与录取通知书一起,是一份学费和杂费清单。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学费是4400元,住宿、书本等杂费大概是2000元。
我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加上生活费,这所大学一年学习至少要1万元!
一万块,对于今天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十七年前,这可是一笔巨款。
当时很多城市的房价只有两三千,写字楼白领的月薪也不过一千多。
这10000元有点重。
2
在封装了录取通知书、学费清单和小册子的EMS中。
好像是绿色的,十几页左右,封面大概印着“全国助学贷款分析”之类的。
介绍了全国助学贷款申请政策、流程,以及受理学校的查询电话。
我打通了县街公用电话亭宣传页面上的电话号码。
一位中年女老师在电话里清楚地告诉我:
有没有学费没关系,只要有人来学校就行。学校有绿色通道,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如果你有其他困难,你也可以申请助学金和勤工俭学。
也许她说得那么坚定,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于是,两天后真实贷款,我又去了县城,找了一个公用电话亭,又打了一个电话。
当然,我又一次得到了“免学费入学”的保证。
然后,那年秋天,我一个人带着两千块钱凑齐的生活费去了省城。
确实可以免学费报名。
确实可以申请助学贷款。6000元很快就被批了下来。
悬垂的石头掉在了地上。
天空湛蓝,秋风宜人。
3
我有两次学生贷款的“事故”。
在我大二的时候,我和班上的其他同学再次申请了贷款。
但最后,却很奇怪。其他人都顺利拿到了钱,但我和其他几个同学的银行卡是空的。
我们找到了中国农业银行来处理它。
二楼一间巨大的办公室里,一位负责人接待了我们。
我们才发现,因为每人欠了几十元甚至几毛钱的利息。
银行认为这是违约,所以我们的贷款续期申请失败了。
大家鼓起勇气问:
为什么没有通知我们付息时间?为什么发现余额不足时不及时通知我们?为什么不给我们一个回报的机会?
那个时候太天真了。如果我找到银行怎么办?我们这群小毛怎么利用办贷款的***湖呢?
负责人几句话就把我们打发走了。
事实上,平心而论,银行在这件事上是有缺陷的,但归根结底,银行也不是罪魁祸首。
因为当时有助学贷款,所以每年上学的时候还需要付利息。
记得第一次申请的时候,大概是国家财政补贴50%的4.8%,剩下的一半由个人支付。
我们只能责怪自己没有认真对待它。
4
如果贷款不获批准,那将是一场悲剧。
第二次事故是一部喜剧。还有一种奇怪的味道。
一年后,我的助学贷款获批后,学校立即扣款,抵消了学费。
书上说是正常操作,没啥毛病。
我自己的错。
我从来没有勇气花钱。那一年,我入不敷出,急着吃饭。
于是,我决定向银行贷款,我立即转移资产,挪用助学贷款以防万一。
没想到,学校财务部比我领先一步。无奈之下,我做了一个诡计。
我写了一个申请,说“因为你扣了贷款,我没钱吃饭,请把钱还给我”。
然后我去了系部、学生处、财务处,在里面盖了一圈。
最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财务,退款!
即使在多年后的今天,当我想到它时,我仍然感到难以置信。
忘不了财务部窗口那位帮我办手续的阿姨,感慨一笑:
我在财务部工作了20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付出”的钱还给我!
看来,在这件事上,我可以算是学校历史上的第一人。
5
我一直坚持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存在种种不足,但对待贫困学生可以说是非常仁慈的。
在中小学我不敢保证,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只要你想学习,愿意动脑筋,不管你家有多穷,都有办法。
在中国,“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承诺非常庄严,非常真实。
在我上大学的七年里,我身边没有人,仅仅因为我没有钱就辍学了。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大学都可以“学分”。
只要进门注册,就可以免学费毕业,但代价是暂时扣掉你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等到您全额付款的那一天,立即还清。
为了帮助条件较差的学生学习,辅导员一般会尽力帮助申请各种补贴和勤工俭学。
钱不多,几百元,顶多几千元,应付日常生活就马马虎虎了。
有些学生比较激进。他们不仅不需要在家里花钱,还可以赚取各种奖学金来养家糊口。
那年我注册后,辅导员主动帮我申请了一家国际饮料公司的助学金。
这是我特别想说的一个现实:
学校的声誉与奖学金的数额成正比。
学校越有名气,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越多,辍学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反,民办和高职院校需要的清汤要多得多,水要少得多。
这可能是不公平的。
但是对于千千万万的学生来说,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启示,那就是:
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上大学,努力学习,是打开人生最好的方式。
至少,在获得奖学金方面,你越努力,你就越幸运。这不是一句空话。
6
我依靠国家学生贷款还清了学费,完成了本科学习。
工作了几年,攒了一点钱,就去上海读研究生。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没有足够的钱花,所以我申请了助学贷款。
前后4万元左右的贷款全部还清,直到我去南京工作。
我离开学校已经七八年了。
多年来,我处理过多种抵押贷款、汽车贷款、装修贷款、抵押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你做的越多,你就会越情绪化。
我认为,无论从利率、支持度、发行标准来看,都可能没有比助学贷款更宽松、更优惠、更现实的了。
我查了国家开发银行和教育部的数据。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启动以来,至今已有22年。
算下来,过去20年,中国有超过3000万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发放总额超过2000亿元。
每年有超过100万贫困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
说一百个大一新生中,至少有十个像当年的我一样,空手来到学校。
7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似乎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
数以千万计的人在沉默中受益,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说它“沉默”是因为我发现:
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向银行贷款和欠银行钱并不是什么好吹嘘的事情。
即使你靠国家学生贷款上大学,这似乎有点尴尬。
或许正是这种微妙和尴尬,所以,除了一些官方的宣传外,很少有受益者会主动提起这件事。
我自己就是。但其实很多事情不说,不代表不,也不代表忘记。
例如,17 年前我能够完成学业,多亏了他的加持。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仅是我的亲身经历,也是千万国家助学贷款受益人的共同记忆。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家助学贷款不仅是最可靠的保障,也是当代中国最认真、最无私、最可靠的道义和善治!
每次想到这个,心里就忐忑不安,今天有了这篇文章。
8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匿名网友回忆了自己申请助学贷款的经历。
他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我经常告诉身边的人真实贷款,不要相信那些在路上考上大学却没钱的人的乞讨。他们都是骗子。因为我们国家有绿色通道。
同时,我也说,我是一个受到这个国家青睐的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但我会读懂他的善良。
我不知道有多少国家能做到这一点,更不用说一个三十多年前挨饿的国家;这个国家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
这个国家有缺点,我们可以批评,但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和尊重。
这是公平的谈话,这就是我想说的。
过去两年对中国来说非常特殊,很多人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压力。
但我仍然相信,我们这一代,以及90后、00后,都是摆脱空调,如鲁迅所愿向上的一代。
在为个人、家庭和国家工作时,我们可以:
不要听自欺欺人的谈话者。做事,做事,说出来。有热,就有光。甚至像萤火虫一样,在黑暗中也能发光一点,不用等火把。
这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