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国内量化对冲基金有哪些?twosigma量化对冲基金

小景帮你问:量化对冲基金目前在国内尚属小众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是适合哪类投资者?您认为以后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黎海威:目前,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理财产品净值化之后,国内投资者对稳健收益产品的追求愈发迫切。量化对冲公募基金与A股市场的相关性较低,市场波动对量化对冲策略的影响也较低。因此可以推测,量化对冲公募基金也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和青睐。另外,量化对冲产品是介于纯债基金与偏债混合基金之间的绝对收益型产品,属于中低预期风险中低预期收益的品种,可以弥补纯债基金和偏债混合基金之间的空白,是助力投资者资产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类基金品种。
目前,国内投资者对养老投资意识较为淡泊,且在养老目标基金发展初期,养老目标基金的资产的稳健增长将有利于投资者未来长期稳定的定期投入。在养老基金发展初期,养老目标FOF在子基金的筛选条件上,对风格稳定,波动性等方面均有着严格的要求。量化对冲公募基金,因其与股票市场呈现较低相关性的特点,和股票型基金和一般的混合型基金相比,其预期风险较小,能够起到很好的抵御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因此,量化对冲基金将在养老目标FOF基金筛选子基金时受到青睐。@财经@基金@景顺长城基金

一:量化对冲基金的优势有哪些

一、优点:量化对冲基金最大的优点就是预期收益高,风险小,回撤低,是二级市场股票投资当下最好的选择。
1、策略的市场容量:以我们常见的CTA为例,几乎每个CTA策略的市场容量都是有限的,现在不少CTA策略改为做长线的趋势跟踪也是这个原因。尤其是在中国,由于各个商品期货策略的相关性高,100个期货品种里面差不多能分成3-5个大类,并且均由人民币定价,规模上限比较明显。虽然过去几年CTA策略在国内表现很好,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BarclayCTAIndex自1980年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市场容量约束往往还会引发策略共振的副作用。在2008年初,长期资本系的基金就发生了策略共振,这是一帮由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出来的一群天才二次创办的多家基金公司,交易标的和策略非常类似,在2007年下半年,他们都看到了在日本债券收益率的机会,建立了相似的头寸,结果这个机会容纳不了这么多头寸,一起把桥震垮了,大部分长期资本系公司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倒掉了。
2、存在大量无法量化的情形:真实市场中不是每个因素都可以被量化的,主要有三类:
(1)宏观的事件。宏观事件的因素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到难以量化,或者量化的性价比不高。
(2)过去出现次数太少的事件。比如某个事件只出现过一次,那么很难知道这个事件具体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3)未知事件。在量化策略设计时,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考虑的比较充分,每个突发事件都会有相应的处理方法,但是对于没有发生过的事件,几乎没有办法考虑,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3、过度拟合的策略:过度拟合指的是量化策略的开发者,通过不断增加或优化参数,找到表现最好的股票,注意这个最好往往没有之一。过度拟合的策略往往有以下特征:
(1)回撤很小,甚至几乎没有回撤;
(4)符合条件的标的很少。
过度拟合策略是在追求低回撤且稳健回报的目标导向下,添加了太多的参数,对历史行情进行了过多的拟合,尤其是考虑了很多偶然
4、基金经理对策略的信任度:量化基金并不是完全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时反而更加考验人性。每个基金经理都清楚,每个量化策略都有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以及会受到同类策略会对手策略的影响。此前,就有新闻爆出国内某知名量化基金,在市场好的时候,为了赚的的更多,动了凡心,改了策略,这还是**的时候,尚且难以完全信任模型,如果处于较大亏损的情形之下,基金经理很难不怀疑自己的模型。
5、量化投资对基本面的研究深度不足:主动管理型基金会对个股有着深入的研究,每个拟投资的标的一般都会有估值的上下限,但量化投资往往很难做到类似的深度,导致一些优质标的的买入时机不好,或者仓位太小。
MicrosoftEdge96.0.1054.43

二:公募量化对冲基金有哪些

不好绝对的说哪个更好,房地产基金通常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而量化对冲类的产品则是浮动收益类的产品,前者收益较低风险也较低,但是后者收益高风险也大,因此需要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行选择

三:国内量化对冲基金排名

今年以来,量化对冲基金的整体表现渐入佳境。

对比国内的主观、量化两种投资方式,它们在上半年的表现各有千秋。在国内有业绩数据更新的股票策略对冲基金中,量化多头上半年的整体表现好于主观多头,而在管理期货策略中,则是主观整体领先于量化。

为提供一份客观的量化榜单作为参考,私募排排网特推出量化对冲私募基金榜。本榜单按照股票量化中性、股票量化、管理期货量化、量化套利分为四组策略,对私募证券投资管理人所管理的量化对冲基金进行排名。

需要注意的是,若同一家私募机构旗下有多只产品上榜,仅取收益最高的产品纳入前十榜单统计。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近期有净值更新的2963只量化对冲基金,其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累计为7.36%,略优于私募证券投资管理人所管理产品的整体平均收益7.27%。不仅如此,量化对冲基金中正收益的占比高达83.32%,同样好于私募证券投资管理人所管理产品的72.46%。

在各细分策略中,股票量化策略上半年的表现是最为突出的,1161只股票量化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高达9.61%,和1-5月相比上涨了2.81%。

受期货市场行情震荡及交易量下滑的影响,管理期货策略1-6月的平均收益率较1-5月下降了3.50%,455只管理期货策略产品上半年的平均收益录得5.20%,在四组中表现垫底。

量化基金按风格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风格偏保守的市场中性产品,如股票量化中性、量化套利,另一类是风格偏进取的股票量化、管理期货量化。

从各策略的整体表现来看,凭借4月以来股市整体向上的表现,股票量化策略成功超越了上半年多次夺冠的管理期货量化策略,成为上半年最**的量化策略。其中,前海国恩资本的“国恩AI高频量化1号”以***的收益率,成为最**策略中的最**产品。

至于风格偏向保守的股票量化中性、量化套利,它们的“翻身”速度虽不及股票量化策略,平均收益率也较1-5月出现增长。

以下为量化对冲私募基金2021年上半年各策略收益前十名单:

股票市场中性产品在多头策略的基础上,往往还会同时构建多头和空头头寸以对冲市场风险,将市场涨跌进行剥离,达到单独获取管理人跑赢大盘的超额收益这一目标。因此该策略受市场行情的影响相对较小,其风险主要在于选股能力、模型风险、调整风险、卖空风险以及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的不匹配等。

本次纳入统计的478只有业绩记录的股票量化中性策略产品,其平均收益录得5.52%,正收益占比为85.77%。

上半年的股票量化中性策略冠军是幂数资产旗下的“幂数阿尔法六号”。

幂数资产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上海私募,由证券业内具有十年以上投资经验的专业团队创建,其投研团队全部具备理工科与金融的复合背景。在投资策略上,幂数资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股票的潜在投资价值,主要选取技术面因子、基本面因子、卖方分析师因子三大类指标,建立多因子模型,实现股票池的筛选。

量化中性策略的第二、第三名,分别是念空数据科技的“念空灵活对冲2号”和砥立资产的“镝力阿尔法喵1号”。

量化CTA利用计算机系统构建的数理模型,对未来期货品种的走势进行判断,区别于依靠人的主观判断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观CTA。量化CTA往往通过建立多头头寸或者空头头寸,对特定品种的趋势性收益进行捕捉。

本次纳入统计的455只管理期货量化策略产品,其上半年的平均收益录得5.20%,正收益占比为71.65%,两数据均较上期出现回落。

七禾新资管的“七禾科技传奇精选叁号”是上半年的管理期货量化策略冠军。

七禾新资管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杭州私募,在投资中主要运用的是全品种量化短线+主观波段结合,通过多市场、多策略、多品种分散投资,及主观判断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投资模式。

另外,元亨泰来资产的“金元亨量化1期”以微弱的收益差距暂居榜单第二,大凡投资的“大凡2.0B0028”获得第三名。

区别于股票策略中的主观多头,股票量化策略运用量化的方法来完成个股选择与组合构建,从选股到交易,均以所构建的量化模型的结果为依据。常见的选股模型包括基本面多因子模型,量化多因子模型,基于大数据的另类多因子模型等。需要注意的是,榜单统计的股票量化策略产品主要包含的是量化多头策略,指数增强型产品并未纳入。

本次纳入统计的1161只股票量化策略产品,上半年的平均收益录得9.61%,正收益占比达到87.86%。

前海国恩资本的“国恩AI高频量化1号”蝉联榜单冠军,成为股票量化策略的半年度冠军,也是四榜中的最高收益产品。

前海国恩资本成立于2016年,办公地点位于深圳,是一家专注量化科技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的管理规模为20~50亿。前海国恩资本拥有完备策略研发体系,自建海量数据库,使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方式深度挖掘有效因子,构建优质投资组合。

此外,龙凤飞资产的“龙凤飞量化恒升1号A”、汉唐私募证券投资的“汉唐1期”分别收获榜单的亚军和季军。

量化套利不依靠投资者的主观判断,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构建的数理模型,深度挖掘市场中存在的价格错配现象,并利用这种价格错配进行套利的策略,主要有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品种套利等套利模式。

本次纳入统计的325只量化套利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为5.27%,其中85.85%的产品获得正收益。

来自广州、成立于2015年的天岸马投资,它旗下的“天岸马信睿一号量化”连续两期夺得量化套利策略冠军。

天岸马投资是一家秉承“全球视野,中国机会”,以价值投资为核心理念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由多位资深投资人创立。“天岸马信睿一号量化”的基金经理王庆,善于运用统计套利和低延时策略,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资产配置。

此外,国晖投资的“国晖启航”、数字矩阵的“数字矩阵尊享1号”,分别夺得量化套利策略上半年的亚军和季军。


四:中国量化对冲基金公司排名

量化对冲基金之盛世·鼎实2号量化多策略分级基金
1、多品种多策略组合,通过杠杆交易以搏取较高收益
采用“股票量化策略+期货量化策略+高评级债券投资”等多投资策略组合, 资金配比1:1:1 ,同时可灵活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风格。通过优先: 次级=4:1 的杠杆操作 ,以搏取较高收益,属于风险较高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
2、计算机全自动化运营,设置严格的预警线和止损线
运营过程中采取计算机自动化处理,不受人工情绪干扰。
预警线 0.96 元,止损线 0.92 元。
产品实际运行时间不到半年;截至 2014 年 11 月 18 日,整体净值 1.141,其中次级净值 1.706。
长安盛世中盈3号净值走势图
产品名称 盛世-鼎实2号量化多策略分级 基金经理 林健武 傅英杰 认购门槛 100万 认购费/管理费 1% / 1.5% 开放日 - - 业绩报酬 25% 基金公司 银河资本 托管银行 广发银行 证券公司 光大证券 期货公司 光大期货 赎回费用 12个月内0.5% 12个月后不收取 风险控制 预警线:0.96 平仓线:0.92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兼职金融学教授,国信证券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导师,国际金融工程师协会(IAFE)投资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的资深会员。
担任美国学术刊物Journal of Simulation Modeling Practice and Theory审稿专家。主编《信用卡》、《个人投资理财》等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书籍。
曾任美国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Morgan Stanley)定量金融分析师、股票交易实验室主要成员,并获得美国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优秀员工奖。美国高盛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 股票投资战略副总裁,、组合算法交易首席分析师;美国迈格尼塔投资公司(Magnetar Capital, LLC) 全球量化投资交易总监、资深定量金融分析师。
10+年从事金融投资交易工作,专注于利用程序进行环球金融产品的对冲策略交易,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科学家。之后任职VCM对冲基金主要量化策略师,该基金管理资产超过4亿美金。
研发的期货量化投资策略交易于2010年10月在中国市场开始真实交易,从百万资金开始直至现在已操作上亿资金,业绩领先且稳定。
1、“策略师/策略师小组”自由加盟和公司内部策略师协同开发的双轨制
公司发展前期,使用“策略师/策略师小组”自由加盟的形式,积极引入有经验的策略师,迅速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引入有丰富经验的策略师进入管理层,培养自己的新策略师,逐渐转入策略师协同开发的形式。
2、多品种组合策略投资全自动化流程交易
(1)采用“股票量化策略+期货量化策略+高评级债券投资策略”等多种策略组合,适合不同市场风格;
(2)计算机实时收集和处理交易需要的数据和仓位信息,通过算法交易(TWAP, VWAP, IS, POV等)自动执行交易组合,运行过程中具有自动监测,预警和报错功能,以保证策略稳定有效运行。
采用“股票统计套利策略”,通过构建股票现货多头和股指期货空头来对冲市场风险,无论牛熊均能获取正收益。实盘运行3年半,复合收益206.59%。
基于“模式识别”的原理,用高端金融数学模型挖掘出,能经受住华尔街10年和中国市场2年精心测试出来的成功率及出现率高的交易模式。实盘运行2年,复合收益46.61%。
5、固定收益类量化投资策略
采用“选债策略及正回购、套息交易策略和波段交易策略”,把资金投资于AA级以上交易所的债券及国债期货,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类工具,获取低波动性下的高收益。实盘运行1年,复合收益13.29%,最大回撤0.3%。
本文来源:http://www.ylcf.com.cn/jijin/pro/2.html
耶鲁财富(http://www.ylcf.com.cn/jijin/)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五:量化对冲基金到底是什么

一、温迪汉堡(Wendy's)和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之战

2005年4月,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管理的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基金,累计购买了快餐连锁店温迪汉堡(Wendy's)大约10%的股票。

温迪汉堡在北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旗下有不同的快餐连锁品牌。其中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是咖啡连锁店蒂姆·霍顿斯(Tim Hortons)。当时温迪汉堡集团大约50%的经营利润,都来自蒂姆·霍顿斯。

2005年7月中,比尔·阿克曼向温迪汉堡董事会提出,其股价并没有反映出蒂姆·霍顿斯的价值。因此比尔·阿克曼提议,温迪汉堡应该将蒂姆·霍顿斯分拆。将蒂姆·霍顿斯分拆后,温迪汉堡的股东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除了将蒂姆·霍顿斯分拆之外,阿克曼同时还提议,温迪汉堡将一大部分连锁餐厅出售,以及回购本公司股票。

尽管阿克曼管理的潘兴广场拥有温迪汉堡10%的股份,他的提议并没有受到欢迎。温迪汉堡董事会拒绝讨论阿克曼的提议。

2005年7月尾,温迪汉堡董事会宣布,他们决定在2006年第一季度出售蒂姆·霍顿斯15%~18%的股份,回购本公司价值10亿美元的股票,增发美股25美分的红利,减少1亿美元的债务,并且出售200多个房地产项目,关闭60个门店,并出售100多个连锁餐厅。

也就是说,虽然温迪汉堡的董事会嘴硬,不承认受到阿克曼的任何影响,但是事实上,他们确实执行了阿克曼提出的大部分建议。

从2005年4月到2006年3月,温迪汉堡的股价从每股39美元上涨到每股61美元,增幅达到了55%。

作为一名对冲基金经理,阿克曼对温迪汉堡采取的策略,被称为“股东激进投资策略”。简而言之,基金经理逐渐积累公司的股票,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甚至争得董事会席位。然后通过影响公司的管理层和经营策略,来提高公司的股价,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二、“股东激进主义”总是管用么?

对于上面这个案例,我相信很多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是:股东激进主义,是否总是管用?找到专注于“股东激进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是否就能坐收高额回报?

答案,是不一定。

2007年,阿克曼管理的潘兴广场,累计购买了价值20亿美元的美国零售集团,目标百货(Target Corp)股票,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

在成为该公司重要的股东后,阿克曼开始对目标百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打包出售其应收款款项、回购公司股票、出售公司拥有的房地产等等。这些改革提议,在目标百货董事会内部引起巨大反弹,并导致日后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目标百货的股价一落千丈。阿克曼提议的各种改革,引起更大争议,有些改革提议被中途搁置。从2007年到2009年,目标百货的公司股价从每股70美元左右下跌到每股不到30美元。同时,阿克曼和目标百货管理层就公司董事会席位发生纠纷,开始法律诉讼。双方为了这场董事会大战,共花费了2100多万美元的律师诉讼费。

2011年,潘兴广场卖出最后剩下的目标百货公司股票,完全退出目标百货。在这个投资中,潘兴广场的损失高达90%。阿克曼在致投资者信中向基金的投资者们表示道歉。

投资者是否能从这样的对冲基金中获得投资回报,关键在于他们投资这类对冲基金的时点,和运气。如果踩准了,他们可以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比如2007年投资保尔森的基金)。但如果踩歪了,他们的损失也十分惊人(比如2011/12年投资保尔森的投资者们)。而如何把握准时点,往往是最难的,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养老基金和主权基金,也经常在这方面遭受损失吃大亏,更不用说广大其他投资者了。

在这场游戏中,不管投资者有没有**,对冲基金经理,总是旱涝保收的。阿克曼在2016年的个人收入,超过10亿美元,荣登全球十大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在这场游戏中,谁是聪明人,谁是傻瓜,似乎一目了然。

三、对冲基金对冲么?

像阿克曼这样使用的“股东激进投资策略”,只是众多对冲基金投资策略中的一种。

对冲基金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们都会使用哪些投资策略?是不是对冲基金都需要对冲,所以才叫对冲基金?针对这些问题,我和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戴维·斯托韦尔(David Stowell)教授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话。

在加入西北大学之前,戴维·斯托韦尔是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大通(JP Morgan)的董事总经理(MD)。他同时也是《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的

首先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并非所有的对冲基金,都会选择对冲。事实上,对冲基金的名字确实来自于早期一些做对冲(比如卖空)的基金,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越来越复杂,对冲基金的策略也越来越多元化。比较常见的对冲基金策略包括:全球宏观(索罗斯的投资策略)、股票多空(绝大多数做对冲的股票型对冲基金)、不良债券、CTA、量化高频等。

【对于对冲基金感兴趣的朋友,请阅读历史文章《沙里淘金-对冲基金投资指南》做扩展阅读。】

对冲基金更加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另类投资(Alternatives)或者绝对回报(Absolute Return)。

这是因为,对冲基金投资者希望从对冲基金那里,获得这样的回报:

1)正的回报。(谁会愿意买亏钱的基金?)

2)任何时候都**:也就是说,不管是市场涨,市场跌,还是市场不涨不跌横幅震荡,投资者都要**。在金融行业里,这个要求叫做:和市场不相关的回报。

如何理解“和市场不相关”这个概念?大家可以这么想: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投资股票市场,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投资回报会深受股票市场的影响。股市涨,则基金也涨(区别在于涨多涨少);而股市跌,则基金也跌(区别在于跌多跌少)。这就叫做和市场回报相关。

但是对冲基金可以做空呀。理论上来说,当市场下跌时,基金经理可以卖空,因此他也能**。这恰恰是对冲基金的卖点:不管是市场上涨,还是下跌,基金经理都能**。

这也是为什么,对冲基金的收费标准,要远高于其他基金。

我们对比一下美国市场的不同基金的收费,就能获得更直观的感受。

如果我们购买一个标普500指数基金(或者ETF),那么其费率,仅为0.05%左右。如果我们去购买一个炒股票的共同基金(只做多,不做空),那么其费率,大约在0.75%左右。但是如果我们去购买一个对冲基金,不光需要支付2%的管理费,还需要支付20%的业绩分成。这里还没有算上申购费(如果通过理财机构购买的话)。

这样一对比,我们就可以理解,对冲基金的收费,和其他基金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我们有一些读者,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经历:经朋友推荐,收到某支基金的介绍材料,乍一看,回报相当不错。再一看费用:管理费收1.5%~2%,业绩分成20%。也就是说,这支基金的收费标准,属于对冲基金类别。

这就意味着,我们对这支基金的回报的期望,也应该符合对冲基金的标准。具体来说,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两条标准:1)正的投资回报;2)和市场不相关的投资回报。

如果一个基金无法达到上面两条标准,那么它收取对冲基金的费用,就是不合理的。投资者有理由质疑其收费过高,或者要求基金经理将收费标准降到共同基金/公募基金,甚至是指数基金/ETF的收费标准。

由于对冲基金的各种投资策略五花八门,每一个都非常复杂。限于篇幅,笔者不再扩展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笔者的专栏(伍治坚证据主义)搜索关键词“对冲基金”,有一大批历史文章供读者翻阅。这些文章,详细介绍了对冲基金的不同策略,历史回报,是否给投资者带来价值,如何挑选,等等。

四、总结

对冲基金,包含各种不同的投资策略。每一种投资策略,都独立自成体系,和其他策略几乎完全没有关系。绝大部分对冲基金的策略,都比较复杂,需要高度的专业化知识和操作,绝非一般人能够理解。

对冲基金的收费标准,是基金投资行业中最高的之一(另一个是私募股权投资)。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应该对对冲基金的投资回报有更高的期望。历史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对冲基金,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没有达到其一开始的投资目标,让投资者失望。它们要么回报不佳,要么其回报模式和市场高度相关,完全没有为投资者创造“和市场不相关的正回报”。【请参考本专栏历史文章:《对冲基金的投资回报好不好?》】

任何一个投资者,在购买对冲基金之前,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先把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搞懂,同时仔细分析其收费标准,才能保证自己不成为对冲基金经理收割的“韭菜”。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