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质押式回购交易?质押回购什么意思
什么是质押式回购交易?“质押式回购交易”是指投资者将自己持有的证券质押给金融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证券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投资者通过质押股票,获得资金,然后用这笔资金进行投资。那么,什么是质押呢?为什么要质押?质押有什么风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看。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债权人按照约定向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
一、质押式回购什么意思?
质押式回购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权利质押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返还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
注意事项:
业务性质完全不同,不可混淆。
1.国债回购业务中“融资”指:正回购。即以券换资,以债券抵押获得融资。一般需至券商柜台进行操作同时不开放散户进行正回购。
2.国债回购业务中“融券”指:逆回购。即以资换券,以出借资金获得被抵押的债券(该债券不属于逆回购方资产,仅表示正回购方抵押凭证,不可做其他操作)。可在交易软件、电话中证券委托的“卖出”通道操作。
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是怎么回事?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简称“股票质押回购”)是指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入方(简称“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证券质押,向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出方(简称“融出方”)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返还资金、解除质押的交易。
通俗的讲,就是持股客户,如果需要短期融资又不想卖出股票,那么他可以选择按一定的质押率把股票只要给券商,然后从券商那获取可取资金。我们也可以认为是股东质押股票给券商,然后从券商那借钱。具体期限由客户与公司协商确定,最长回购期限不超过3年,交易期间客户选择延期购回的,延期后的交易总期限不超过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