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年新规定婚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假)
2021年国家婚假是多少天
国家婚假2022年新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职工探亲假期是多少
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2021年新规定婚假是多少天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2021婚假法定多少天
2021年新规定婚假是3天。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仅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7、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
扩展资料:
婚假是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6月,29个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个省份删除了相关晚婚假的条例,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仅有三天法定婚假。这些省份包括广东、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宁夏、广西、安徽、湖南、天津、山东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婚假
百度百科——晚婚假
婚假多少天2021年新规定
2021年新规婚假3天。根据《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职工可以享受1-3天的婚假,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此文件当时针对国营企业。婚假1-3天,通常我们都按最长3天计算。一般来说公司都会给予3天的婚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天指日历天,并非工作日,日历天包含周末。可以看出该规定只是只在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层面,而不是法律层面。
2021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2021有晚婚假的城市合计婚假天数
北京: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
上海: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
广东: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陕西:婚假3天+晚婚假20天=23天
四川: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新疆:婚假3天+晚婚假20天=23天
云南:婚假3天+晚婚假15天=18天
吉林:婚假3天+晚婚假12天=15天
江苏:婚假3天+晚婚假10天=13天
中国人民***: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
休婚假还需要注意工资和有效期两方面。第一,婚假作为我国法定的节假日,为新人们在结婚之后的一种福利,因此将婚假规定为带薪假期,任何公司都没有权利扣除新人们在婚假之内的工资。一般来讲,婚假都是有一定的有效期的,具体的规定要看不同公司的不同规章制度。一般来说,新人们必须在领证后的一年或是半年内将婚假休掉,否则一旦过了有效期,就被视为自动放弃该福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