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婚假3天还是10天?上海市婚假多少天2021年新规定
上海婚假多少天2023
根据《民法典》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1、按法定婚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3、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一、婚假有多少天
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1、按法定婚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取消晚婚假奖励,因此也是只有3天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三、全国各地婚假天数一览表版
北京: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拟取消晚晚婚)
上海:婚假10天(已取消晚婚假)
天津: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重庆:婚假5天晚婚假10工作日
安徽: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福建:婚假15天(已取消晚婚假)
甘肃:晚婚的婚假=30天
河南:婚假3天晚婚假18天=21天
广东: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广西: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湖北: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湖南:婚假3天晚婚假12天=15天
贵州:婚假3天晚婚假10天=13天
河北:婚假3天晚婚假15天=18天
黑龙江:婚假3天晚婚假15天=18天
由于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晚婚假,因而职工即使达到了晚婚的年龄,其实也不能再享受晚婚待遇了,所以在结婚需要请假的时候,就只能请婚假。按照相关法律中的规定,婚假最多是3天,当然职工若需要多请一些假也是允许的,但这个时候往往多请的假并不会按照婚假进行计算。
婚假几天国家法定2021 法定结婚假期是多少天
婚假几天国家法定2021法定结婚假期是多少天
一般为3天。在法律层面没有规定,只在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层面。
晚婚假: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仅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7、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
晚婚的具体婚假时间一般依据的是各省或者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己规定的,一般在《XX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规定,军队的在《中国人民***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全国各地的规定并不一致:
北京:婚假3天+7天=10天
广东:婚假3天
上海:婚假3天+7天=10天
湖北:婚假3天
天津:婚假3天
重庆:婚假5天+晚婚假10工作日
晚婚影响:
根据法律上女性23周岁、男性25周岁的晚婚年龄,已经与人们一般观念中的晚婚年龄不符。“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人们的观念里,23岁已经不算是晚婚的年龄,很多女性都会在25岁以后结婚。
在分析女性晚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时,人口计生委认为,相当多的育龄人群在婚育观念上发生了较大转变,早婚、早育、早得子的陈旧观念已基本被晚婚、晚育和计划生育的新型生育文化观念所替代;而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结婚时不小的经济费用以及择偶面的扩大和择偶时间的延长都影响了女性的初婚年龄。
晚婚使女性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并且在工作事业上得到更好发展,能使个人家庭物质基础更加充实,也使女性真正趋于成熟,使家庭基础更牢固。而伴随晚婚而来的晚育能延长人口生育周期,对中国人口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和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也是有利的。
上海市婚假多少天2021年新规定
上海婚假有十天,《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七天。婚假期间,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法律依据:《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七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再享受生育假六十天,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十天。生育假享受产假同等待遇,配偶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在其子女年满三周岁之前,双方每年可以享受育儿假各五天。育儿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鼓励用人单位采取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措施,支持家庭生育、养育。
上海婚假几天国家法定2021
法律分析:婚假目前按规定是三天的法定婚假,目前大多数省取消了晚婚假。各地对原有的婚假、产假以及陪产假(即男士的护理假)均做出了相关的修改,从出台的规定来看,大多数省份的婚假都是在取消晚婚晚育、规定延长生育假的大原则之下,绝大多数省份的婚假天数是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