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攀枝花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就业扶贫十七条措施的通知
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攀枝花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就业扶贫十七条措施的通知攀人社发〔2019〕81号
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以及市委、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 (川人社发〔2018〕43号)精神,现就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即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下简称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提出以下十七条政策措施。
一、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一)支持扶贫车间、社区工厂等就业载体发展,对依法办理登记注册,符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规定的可给予不超过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对还款积极,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成效好的,可继续提供贷款和贴息支持。
(二)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企业1000元/人的奖补。参照就业困难人员政策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标准是企业为贫困劳动力按时足额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不包括个人应缴纳部分以及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岗位补贴标准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期限应不超过与企业招用贫困劳动力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除首次申报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贫困劳动力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吸纳10人以上的,作为就业扶贫基地,一次性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奖补。
(三)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按1000元/人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一次性奖补;吸纳10人以上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再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补。
(四)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根据吸纳人数,按照200元/人·月给予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二、提高劳务转移输出组织化程度
(五)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组织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并协助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的,按不低于300元/人标准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六)对贫困劳动力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到户籍所在县以外就业的,给予不超过300元/人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并给予一次性单程铁路、公路或水运(路)交通补贴,其标准为从户籍地到县外企业所在城市的火车硬座、汽车坐票(出租车除外)或水运(路)二等舱(旅游船除外)票面实际金额。接收外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的县区,参照当地就业困难人员政策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符合条件的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
(七)对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针对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指导、专场招聘等就业服务活动的,按不超过2000元/场的标准据实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同时贫困劳动力通过招聘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可按不超过200元/人的标准据实追加补助,单场招聘会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元,所补经费只能用于当次招聘会。
(八)加强劳务输出服务保障工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在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集中的城市或大型企业建立服务机构,提高劳务对接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稳定性。
三、鼓励自主创业
(九)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免费开展创业培训,优先安排入驻创业园区(孵化基地),落实税费减免、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政策,符合条件的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按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执行。
(十)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所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贫困劳动力和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十一)按规定落实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奖补资助政策,对入驻实体数量多、孵化效果好的创业孵化载体,可按规定给予奖补。
四、强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十二)统筹利用各类资金、资源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贫困村利用村集体收益等开发公益性岗位,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帮扶。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安置大龄、残疾等就业特别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并给予不低于300元/人·月岗位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