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为什么限电?南方为什么限电

为什么限电,而是限产?这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看。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限电?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济周期、能源结构、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煤炭价格太高了。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每年消耗的煤煤炭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不高,所以对煤炭的需求量并不大。


一:为什么限电

日前,我国江苏、湖南、浙江、广东、云南等10余省份在“能耗双控”的目标下相继采取了限电的措施。“限电”从企业侧传导至居民侧,引起社会各界广泛

“限电”是什么?为什么会“限电”?如何解决“限电”问题?

本文将阐述“限电”的本质及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三大路径,以回答限电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何为“限电”

“限电”指通过间歇或按时供电的方式,临时减少客户用电负荷的措施。“能耗双控”,是指既控制能源消耗强度(也称单位GDP能耗,反映能源在创造经济产值时的利用效率),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国家一直重视针对能源消耗的考核。目前,全球各地疫情反复,我国是少有实现复工复产、恢复产能的国家之一。在其他国家产能未能恢复的情况下,我国一直为满足国内外需求而开足马力生产。在此背景下,今年我国多地能耗接近“红线”,国家发改委对9省区能耗强度、消费总量发出一级预警。不少省份不得不采取“限电”措施,进行拉闸限电,停产、“开一限六”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限电”的本质是三个“矛盾”

事实上,本轮限电早在一个月前就已有征兆: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等省能耗双控目标预警等级双双飘红,形势十分严峻,终于在9月末酿成全国范围内的“灰犀牛”事件。究其原因,本轮限电本质上是三重“矛盾”叠加的结果:

1. 能源结构与减排目标的矛盾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是最重要的化石能源,而火电是最重要的电力供给方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煤炭占全部能源消费的56.8%,同比增长0.6%;全年火电生产5.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总发电量的68.5%。尽管近年来风电、核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稳步上升,但短时间内仍难以取代火电的核心地位,特别是风电、光伏的发电出力存在较大的波动性,电网完成对新能源消纳的升级改造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导致的电力需求急速膨胀,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去煤炭、去火电的“运动式减排”,两者的矛盾导致了现有能源结构无法以“软着陆”的方式达成能耗双控的短期目标,不得不采用限电的方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踩下了急刹车。很显然,这种结果并非是国家制定双碳战略、推动我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2.“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

在我国,煤炭早已实现市场化,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2020年,全国有超过400家煤矿关停,以产煤大省山西为例,全省关闭煤矿32家,减量重组退出42家,总退出产能3604万吨。除了国内供给减少,煤炭进口也因与澳大利亚的贸易摩擦而显著下降:自2020年12月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焦煤以来,今年1-7月焦煤进口量同比下降了42.7%。煤炭供给的短缺促使价格大幅上涨,而国内的电力市场具有很强的公共品属性,价格一直是国家计划主导,这就导致大部分火电厂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发电量越大亏损越厉害。这种供需价格矛盾也使发电厂缺乏扩大电能供给的积极性,进一步导致了电能供应短缺。

3. 限电目标与限电弹性的矛盾

本轮限电之所以被人们广泛

三、采用科学的减排方式推进双碳战略实施

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本轮限电证明了,如果不采取科学的减排规划,仅仅依靠“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运动式减排,必然会影响国计民生。为推进我国经济的绿色转型,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从以下三条路径入手:

1. 以数字技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数字技术对经济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早已得到全世界

2. 以绿色金融助力节能减排投资

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技术研发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测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我国新增气候领域投资需求规模将达到约139万亿元,年均约3.5万亿元,占2020年全国GDP的3.4%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7%左右,长期资金缺口年均在1.6万亿元以上。为填补这一缺口,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指出,“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我国自2015年开始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与部署,目前已在激励机制、产品体系、监管体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1万亿元,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6亿吨。未来绿色金融在助力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节能减排投资方面仍大有可为。

3. 以制度创新激励全社会低碳转型

双碳战略对我国全社会各个阶层都是全新的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本轮限电凸显出现有政策制度在应对低碳转型方面的不足,这就要求通过制度创新激励全社会低碳转型。一方面,继续稳步推进工业用电的市场化,实现供求决定价格,避免企业过度生产导致的电能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碳税制度,对高排放行业进行碳税规制,促使其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对新能源、新材料、碳汇、碳封存等清洁生产领域予以税收优惠,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发展。

我国的双碳转型道路且长,但行则将至。限电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绿色发展道路是错误的,而是转型过程中必然遭遇的阵痛。只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积极落实国家的战略方针,双碳目标必将实现,我国经济也必将顺利迈进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新篇章!

内容 | 陈智颖

排版 | 陈芷晴 丁妍

审核 | 叶嘉欣 丁妍


二:为什么限电限产根本原因

因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工业化基本完成、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的时候,钢材消费将达到饱和点。我国钢材消费达到饱和点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我国一个也没有达到饱和点

三:为什么限电那么严重

最主要的是前期高温天气,用电量激增,电力不堪重负。

多地限电是煤价过高、风电骤减的原因引起的。专家指出,当前火电仍占据我国电力大半壁江山,在上游煤炭价格上涨、下游供电价格上调空间受限的背景下,火电企业发电意愿低迷,直接导致电力紧缺。这也是此次多地尤其是东北地区出现电力缺口的主要原因。

此外,由于天气导致风电骤减、新能源发电出力不够等原因,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为防止全电网崩溃,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


四:现在为什么限电

国家有出台政策,而且现在大量的汽车和公交都是电喷的,就是所谓的环保节能型,还有LNG,排放量比以前减少很多,而且,限摩限电也是为了防止事故频发,最近市区电动车事故也是很多的,特别是大城市,政府要确保车辆规定行使,减少事故,这个政策有好有坏,我们也应该执行啊,没办法,呵呵
如何可以的话 你可以跟政府提意见的 嘿嘿
走路的骑车的穷人,都给开车的让路呢

五:全国为什么限电

夏季是我国的用电高峰期,即便往年电煤不紧张,我国的电力供应在夏季还是不能满足工农业用电需求,所以每到夏季,我国的一些城市都普遍存在有拉闸限电的现象出现。
随着去年我国电煤价格上涨,一些电网集团不堪重负纷纷关闭了一些火力发电机组,电力供应不足由往年的冬、夏季漫延至全年。受四川地震的影响,电煤供应将更成问题。
在我国的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发电成本上升、用电需求量又在逐年加大的背景下,除了寻求新能源寻求可再生能源来发电,除了耗电户节约用电以外,我们别无选择。
气温突然下降,很多地方的温度突然下降很多,让网架薄弱区域存在突发短时停限电风险。“双控”政策,受到能耗双控等因素的因素,全国多个省份出现限电,政府要求企业停工限产。工业用电量增大,出口制造业订单暴涨导致社会用电量比电厂原计划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