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全文2022)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规定,出借人主张自己的利息支付请求权,应当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案中,原告王某向被告张某借款款20万元,双方口头约定月利率为2%,借款到期后,被告张某未按约定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原告王某遂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被告告张某归还原告王某借款20万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被告张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原告王某申请强制执行。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捷灵便的融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手续简便,资金随需随借,获取资金条件相对较低再加上资金使用效率高等特点广受民众欢迎。但由于民间借贷的随意性和高风险性也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那么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是什么?民间借贷预期年化利率多少合法?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关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规定有那些呢?民间借贷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法律现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法律特征:

  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借贷双方通过签订书面借贷协议或达成口头协议形成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债权债务关系是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一旦形成便受法律的保护。

  民间借贷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约行为。借贷双方是否形成借贷关系以及借贷数额、借贷标的、借贷期限等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书面或口头协议。只要协议内容合法,都是允许的,受到法律的保护。

  民间借贷关系成立的前提是借贷物的实际支付。借贷双方间是否形成借贷关系,除对借款标的、数额、偿还期限等内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要求出借人将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交付给借款人,这样借贷关系才算正式成立。

  民间借贷的标的物必须是属于出借人个人所有或拥有支配权的财产。不属于出借人或出借人没有支配权的财产形成的借贷关系无效,不受法律的保护。

  民间借贷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是否有偿由借贷双方约定。只有事先在书面或口头协议中约定有偿的,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还本时支付利息。

  民间借贷多少预期年化利率合法?

  相关法律文件明文规定:民间借贷不得超过央行基准贷款预期年化利率的四倍(包含预期年化利率本数),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民间借贷的风险有哪些
民间借贷预期年化利率是多少
民间借贷的利息最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