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我的自选基金搜狐

只有基金名称,忽略了基金经理,这是文章的短板,我认为选基金时后者的权重比前者更大。

一:我的自选基金搜狐基金登录

早些年我们一家都买基金,亏过很多钱,我也是那时候知道这个市场上,还有一种叫基金的玩意儿。

那是2007年,应该算是第一次基金热,反正大街小巷都在购买开放式基金

那时候都不知道什么叫基金,就知道能**,铺天盖地的宣传,2006年收益翻倍。

这种基金热度和毫不夸张的宣传,促使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去买基金。

家里我爸我妈,我叔叔阿姨,甚至当时已经年过70的外公外婆,都在疯狂地排队买基金。

仿佛买到就是赚到,像是抢钱一样,很多基金都是开放申购第一天,额度就被抢光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2007年的基金狂热,是可以被载入史册的。

虽说都是开放式基金,但当时并不太懂基金的基民,基本上买的都是1块钱净值的新基金,购买渠道以银行居多。

其实行情在2007年底就不太好,2008年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基金从1块涨到1.3,1.5,然后就开始一路下跌。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妈妈在2007年底买过2万块的基金,那是踩在了雷区上。

在2008年的时候,这个基金跌到了就剩8000多块,跌幅近60%。

爸妈加起来买的15-16万基金,在08年跌到破了10万,盈利赔光,还把本金搭进去了。

2009年的反弹,基金回了点血后,亏得很少就止损了,十足地坐了一把过山车。

后来,我看过一组数据,2007年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50%左右,虽说很糟糕,但是相比指数总体跌幅要小,主要是新发的基金仓位不高,所以损失没有那么的大。

由于身边的人都是巨亏,所以我对于基金这个东西,一开始印象其实是特别的差。

如果做股票投资,是自己能力不行,导致了亏钱,那么买基金,就是把钱给别人玩了半天,然后巨亏,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按照当时的认知水平,基金在我眼里就是代客理财,或者说代客做股票投资,不管输赢都收费,实际收益率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时候还不懂得什么是基金搜索,基金排名,除了知道一个华夏大盘精选特别牛,基金一哥叫王亚伟以外,对于基金还真没什么概念。

自己买基金是2013年开始的,至今8年了,定投基金是2016年开始的,坚持5年多了。

起初去买基金,也是被求爷爷告奶奶的那种,以前的同事去了银行,做客户经理,有任务指标,是个女同事,拉不下面子,买了5万块。

要知道2013年是市场最差的时候,2000点左右,基金募集压根没人买,也没人敢买。

当然,一些崇尚价值投资的基金公司,仍然尝试着在募集资金,毕竟他们心里明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基金也需要有子弹。

买完基金,说实话也没去看,就扔在那里,也很少打开银行的基金账户,印象里一开始没太多收益,但几乎没怎么亏过钱。

等到2014年,行情来了,想起来自己还有基金,净值已经涨到1.6,就是5万变成了8万多了。

这让我觉得基金其实还是可以的,至少是有收益的,让我这个基金小白还是很开心的。

2015年的巅峰,基金净值最高到过14万,相比5万块本金,涨幅最高有180%,只不过后来股灾了,基金净值再次腰斩。

基金最大的问题,在当时的我看来,就是仓位要保持60%,或者说实际都在70-80%以上,熊市里不抗跌,回撤也不少。

至于散户买基金亏钱,那主要还是因为追高,因为2015年,又经历一场基金热,当时自己忍不住还加仓过5万块钱基金,最后不仅没赚,这只基金还是亏了大概15%出来的。

不过,我正式入局基金,开始做深入的研究,是2016年,也就是开始定投的那一年。

那时候网上还没有那么多鼓吹基金定投的言论,是一个业内的朋友,拿他自己做基金定投的实际数据给我洗脑。

虽说我也不是完全接受这一套,但多多少少愿意尝试看看。

之所以分出一部分的钱去布局基金,还有一个原因。

是因为当时的自己还比较喜欢小盘股题材股,不喜欢买蓝筹股,但那时候蓝筹股的行情很不错,导致基金的收益率明显跑赢大盘。

就这样,一个小白正式入场开始了基金投资的这条路。

说实话,到现在还没搞明白自己投资基金究竟的回报率有多少,因为采取的是基金定投+点投的方式,收益率计算,叠加时间成本,不同算法会有些很大的偏差。

再加上从场外基金做到场内外结合的方式,场外长线为主,场内短线波段。

实际收益率,在我看来已经不太重要了,**就行,这才是重点。

聊聊我自己怎么研究基金,购买基金的吧。

现在的很多方法论,其实也都是这么多年自己对研究基金投资做出的总结。

我觉得,每一个基民,都必将经历从基金小白,到稳定盈利的过程,中途也一定会经历兴衰的周期,**亏钱都是很正常的。

先说对于基金买入时机的选择,80%的盈亏,取决于你什么时候买基金,最多20%才是你买到好基金还是坏基金。

所以,基金投资的入场时间,在我眼里是最最最重要的。

之所以一部分资金用来做定投,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降低择时带来的风险。

最初的时候,我自己对于定投也没概念,就是那种傻瓜式定投,每天都投的那种。

目前有3只基金,我仍然选择了傻瓜式定投,两只是2016年开始的,一只是2021年开始的。

2016年开始的,当时给自己做了一个十年定投的计划,选择了两个行业。

一个行业是关乎国运的军工,因为2015年军工爆炒,2016暴跌,估值一下子腰斩到30%位置,我觉得可以开始投资了,而且会长周期进入低估值区域,进行复苏。

军工这个行业,在当时的我认知范围里,没什么景气不景气一说,国防这个事情,应该是财政规划的。

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还有个原因,是认为未来十年肯定有一件大事要发生,就是彻底收复台湾,利好军工,所以定投至今。

第二个行业,是当时很火的概念,中国制造2025,之后因为中美贸易战,就不再提及这个概念。

但是当时这个概念相关的基金已经发售,制造大国制造强国的目标肯定不会变,于是当时定投了这个概念,选择的是工业制造4.0为主要方向的基金。

这个基金也是定投至今,打算直接定投到2025年。

当时的市场,芯片半导体、生物制药、新能源还没那么火,都没什么概念。

2021年定投的基金是科创50,自己也买一些科创板的股票,但说实话真的非常难选,买个科创板的指数基金,是指着管理层选进指数的成分股发光发热,享受一下整个科创板带来的行业红利。

除了上述三只基金,其他的基金都做择时的定投,就是在某个阶段做定投,并不会长期定投,更不会边涨边定投。

曾经的理念是对基金做长期投资,也非常认可。

但是对于一个原生态的股民来说,还是喜欢自己下场去动手交易和选股。

所以,在之前会做一些基金长投,现在的理念是在熊市持基,牛市持股。

也就是说,现在更倾向于基金回撤的时候入场布局,等到基金有一定收益后,就进行赎回。

当然,这种方式肯定不适合大部分基民,因为基民是没有择时能力的。

先说说自己目前基金购买的择时选额方式,供大家参考。

从基金高点回撤15-20%开始布局,波动大的就20%,波动小的就15%。

布局的方式以定投为主,以前喜欢周定投,现在喜欢日定投。

当定投亏损高于5%,定投金额翻倍,当定投亏损超过10%,开始逢大跌手动加仓。

原则上,当你的定投亏损超过10%,实际的回撤率要在15-20%了,加上从高点回撤的15-20%,也就是基金总体的回撤30-40%。

现如今不存在大熊市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或者说就是给到一个非常好的入场机会了。

所以,这个时候双倍的定投金额,以及手动的基金加仓,是我自己比较常见的布局方式。

当定投收益超过5%,说明总体行情已经摆脱了震荡区间,就停止定投,收益超过20%后,开始手动分批减仓。

我认为定投的意义在于不确定的底部区域,摊薄成本,以时间换空间的资本积累。

当行情重新启动,并且明显脱离底部区域的时候,停止定投,不再增加仓位,是为了保护好资金的成本,不让成本随着行情上涨而大幅度提升。

有人可能会说,我这种择时方式和交易策略,不能赚到什么大钱。

我只能说,在熊市持基的这种操作思路下,基金本身就是一个防御性的收益产品,并没有指望它带来超额回报,想要超额回报从二级市场去获取,可能性更大。

接下来说说我自己选基金的思路。

起初,我对基金的选择也没什么思路,都是别人推荐什么,我就买什么。

后来,渐渐有了逻辑主线,或者说摸索出自己的方法。

我认为,即便是明星基金,过往历史收益高,也不代表未来收益一定好,阶段性收益好,也不代表长期的收益一定好,基金经理某个时间段很厉害,也不代表会一直很厉害。

所以,没必要追热点基金,看收益排行,并不是排名靠前的未来一定净值走势好。

对于基金的选择,我一般从四个维度去看,由上而下。

每个人选择基金的思路不同,仅仅做个分享。

第一,所在行业。

我个人更偏向于行业基金,而不是哪一类综合型的成长基金。

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有一些股民的思维方式,不太愿意真正意义上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去投资。

行业基金在我看来,最大的好处是投资一个行业,没有个股爆雷的风险。

准确地说,投资行业基金,更像是让基金帮我去寻找这个行业里,更优秀的上市公司,做一个一篮子的投资。

行业的选择,只有两种,第一种是业绩预期增长非常迅速的,另一种是行业平稳,但是估值越来越低的。

比如这两年的芯片、新能源之类的,就属于第一种,行业总体增速很高。

上证50,沪深300等,就属于第二种,指数挂钩经济,增速相对缓慢,但很平稳。

两种都会选择投资,但更倾向于前者,毕竟长期来看,前者的收益空间更大。

有时候,会有自己特别

第二,超额收益。

行业选完了,肯定得找行业内优秀的基金了。

通常,很多人会选择基金排名,把排名最靠前的基金,认为就是行业内最优秀的。

诚然,从过去的业绩情况,你这么认为也没错,但是过往毕竟不代表未来。

我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往往会对比基金与行业平均的表线,找到长期能跑出超额收益的那一些。

长期跑出超额收益,可以理解为实际收益率曲线,不论从哪个时间点开始计算,都能跑赢行业平均。

所以,关于超额收益这一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看看排名就行。

排名正确的用法是,寻找长期排名靠前的,最好是若干年都能跑出同类前30%优秀成绩的。

好的基金不一定排名靠前,但排名靠后的基金,一定不是好基金。

基金的超额收益,已经体现了基金经理的水平,所以我不太会特地的去考察基金经理的水平到底有多牛,都在业绩上体现了。

第三,基金规模。

接下来我会看一看基金的规模,对于基金的规模,我还是比较在意的。

当然,这个基金规模,并不是很多人看一眼基金规模有多大。

我会查一下基金规模的变动历史,有没有出现过大量赎回,或者大量申购的情况。

大量赎回的基金,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否则为什么会遭到大量赎回。

而且,散户赎回的一致性很低,大量赎回通常是机构资金撤退的一种标志。

如果基金规模短期内出现暴增,我也是不会考虑的。

尤其是业绩排名靠前,导致大量申购,这种情况在我看来很危险。

一个能管50亿的基金,不代表一下子能管100亿,200亿,规模太大,既定策略就会发生变化。

而且,基金因为净值暴涨导致的规模暴增,很有可能最新募集到的资金会在高位站岗,风险很大。

规模稳定,随着净值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基金,50-200亿之间的,是我特别喜欢的。

低于10亿规模的,除了指数基金,其他就很少考虑了。

很久之前买过一只基金,由于规模跌破2000万,结果在我买入后,并没怎么亏钱的情况下,竟然强制注销了,真的非常的让我吃惊。

从此,小规模的基金坚决不碰,成了我的原则。

第四,基金费用。

最后,基金的费用还是会稍微看看。

毕竟同类型的基金很多,有一些费用就会明显高一些。

管理费1.5-2%,认购费0.1-0.15%,赎回费有些730天内都收。

差不多少的情况下,尽量看看费用低的基金,毕竟不管是长期持有短期持有,多多少少会有些差别。

虽不说是重点,但也在考虑范围内吧。

小白买基金,还真没有公式。

说白了,交易市场怎么可能会有单纯的复制。

你只有通过学习,然后去实践,慢慢摸索规律,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

股票如此,基金亦如此。

在投资初期,多注意风险的规避,不要有赌博式的投资心态,不要指望暴富,小额分散更合适。

还有,基金一定是存在回撤的,所以不要因为下跌就心态崩溃,要懂得直面亏损,总结经验。

认清自己是基金小白的本质,通过实践和时间,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二:搜狐我的自选基金

基金账户不会收费,银行卡可是收年费的
基金帐户不用收费的,不买就放那儿呗,买是就用了。
基金账户永远不会收费的,

三:搜狐自选股票自选基金

编者按:大盘在一波上攻之后上周震荡剧烈,着实让投资者看不到明确的方向;春节前大盘将如何演绎,2016年还能否上演大行情?带着这些问题搜狐基金访谈录特邀知名私募基金经理叶飞,一起来分享他的投资心经;叶飞掌舵的雅莉3号今年取得了331.24%的超高收益,几乎跑赢了市场上所有的公募和私募产品。

嘉 宾:

叶飞 知名私募基金经理

南京大学毕业,职业私募基金经理。2007年获得CCTV全国炒股大赛人气总冠军,对股票精髓和上市企业有深刻的理解。其操盘的雅莉3号私募基金产品今年取得了331.24%的骄人战绩,在股票多头策略中排名第一。

私募基金经理 叶飞

精彩观点:

2016年1月25日以后依然是建仓机会,春节后看涨500点以上。

明年A股能否破6000点主要看养老金和银行理财资金是否进场。

2016年我们更看好

不俗战绩 在同类基金中夺冠:

叶飞基金战绩 数据

叶飞掌舵的其他基金:

访谈实录:

搜狐基金:倚天雅莉3号今年取得了331%的骄人战绩,它在设计和操作有什么特点?

叶飞:这只私募产品设计上是普通的管理型产品,6个月以后开始具备融资融券功能。

具体操作这个基金产品采取的投资策略是热点龙头战法。时刻以市场热点为主导,进行短线交易或者超短线交易。精选符合技术分析和热点信息面导向的各种新型龙头股票进行技术性操作。所以,波动也比较大。因为,仓位,收益,回撤,这三个方面是无法面面俱到的。

我们在这个产品上选择了激进风格的投资,认准了市场的方向就大胆进场,所以上半年成绩还可以,下半年我们操作风格进入防御,比较稳健,保住了大多数胜利果实。期待明年上半年再创辉煌。

搜狐基金:您是如何筛选信息并精准把握市场热点的呢?有没有什么诀窍?

叶飞:首先,要实地进行调研,尽可能的掌握实际的标的厂家销售数据和规模发展情况。

其次,根据十几年的投资经验,事件驱动型的利好,一般都是开会前上涨,开会时见光死。或者开会前不涨,开会以后上涨。

再次,信息和技术以及成交量是彼此关联的,通过技术分析来判断信息真假。

搜狐基金:史上春节前一般都会有拉升行情,今年还会这样吗?哪类股会有所表现?

叶飞:我们认为年年都有春季行情,2016年1月25日以后依然是建仓机会,春节后看涨500点以上。

建议大家

搜狐基金:展望2016年,您认为A股最有可能怎么走?如何把握机会?

叶飞:2016年的市场,低点或许是2800点--3000点,高点可能4000点以上,甚至6124,能不能再有大行情主要是看养老金以及银行理财资金是否如期入市。

明年机会还是要把握好春季行情和秋季行情。我们看好价值蓝筹和小盘成长股,尤其是国家政策资金有明显偏向的概念股。

搜狐基金:炒股短线的买卖点把握非常难,有什么好的技巧可以分享?

叶飞:我主要是用三位一体投资决策系统,即是由资金流向、技术分析、信息判断三方面紧密结合的理论体系。

在保留和优化传统价量指标体系的同时,用筹码流动理论体系与盘口分析理论等金融工程数据模型揭示散户资金流向、主力机构资金流向、净流入和净流出,以及板块资金热点变化,全方位剖析证券市场的变化规律和股票涨跌的因素。

我的这套方法与时俱进地解读资本市场变幻的核心,达到精准操作,与主力资金共进退的套利目的。

具体可以看我前几年出的《神秘的私募牛股战法》一书,说的比较细致。

搜狐基金:您选股的思路是什么?具备哪些潜质的股票才能进您的法眼?

叶飞:选股的思路会随市场而变化,具体也看当时的政策变化和资金流向。

2015年上半年我们看好一带一路,次新股,军工,特斯拉,券商,国企改革。

2015年下半年我们看好医药,环保,科技,次新股。

明年我们将更多地

搜狐基金:未来您更看好哪些板块在未来的机会?为什么?

叶飞:明年的机会是

重组股是因为企业经济形势不好,重组以后如果跨界有好的成长概念也是不错的选择。

看好次新股是因为新股上市必定有几个龙头制造财富效应

搜狐基金:作为知名的私募基金经理,您最想对小散说些什么?

叶飞:炒股贵在坚持,不管亏盈都要多总结,找出原因所在,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策略。

同时要有悟性,股市风险莫测,很多人在股市十几年还没有明白其中道理,还是亏钱,这是很不应该的。悟性高的人才成为股市里智慧的投资者,而智慧的投资者才会是赢家。

保护平常心,别把**看的太重,那样在操盘的时候往往会乱了方寸。

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小散抗风险能力差,千万不要用过多的杠杆。

其他文章

  • 山药的粘液为什么会痒
  • 一个月瘦40斤的方法
  • 做个眉毛要多少钱
  • 豆瓣稿费银行是什么
  • 新三板算不算上市公司
  • 显色指数是什么
  • 房贷提前还款最佳时间
  • 56.1公斤是多少斤
  • 日本行政区划地图
  • 2023年钢材价格一览表
  • 理财查询315,理财查询分红无数据
  • 002123荣信股份股吧
  • 保千里600074股吧(st保千里(600074))
  • 600790东方财富股吧(600790东方财富股吧600790今天走势分析)
  • 腾讯什么时候倒闭?腾讯什么时候上市的
  • 东湖转债价值分析闻泰转债价值分析
  • 1234567基金(1234567基金网每日净值123基金网)
  • 000972股吧东方财富(000972股吧)
  • 华东科技吧000727股吧(000727华东科技股票行情)
  • 晨星中国基金排行榜,晨星中国十年期基金业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