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铁道部为什么撤销?2005年铁道部撤销分局

铁道部为什么撤销铁道部?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部门太腐败了,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看待它。当时的国家财政收入有限,为了维持铁道部的正常运转,只能能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比如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等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铁道部被撤销了。但是,这并不是说铁道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毕竟它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一:铁道部为什么撤销了

自从有了铁路,有了铁路职工,始终就是企业单位,国家从来也没有把铁路职工确定为事业单位的职工


二:铁道部撤销分局

如果想多挣钱,去工程局好,但是生活属于居无定所,有条件的可以带着家庭跟着项目到处漂泊,如果混的好可以在某地定居。而如果没有条件结婚后会长年两地。如果稳定,还是路局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哪都一样,但对于在政治上谋前途的人在国家铁路局会更好些,不过我觉得未来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前景会非常好的……
铁道部撤销后,走工程局和铁路局都好。

三:铁道部撤销后分为哪几个公司

1989年7月,铁道部撤销基本建设总局,组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四:2005年铁道部撤销分局

2005年3月18日,撤销蚌埠铁路分局
2005年5月24日,撤销蚌埠机务段
两单位撤销网络地址如下:

五:撤销铁道部的利弊

从2013年铁道部撤销,成立铁路总公司,政企分开,到2019年铁路总公司改组成为国铁集团。短短6年,铁路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无论是给路内人员,还是路外人员的感觉,总觉得铁路的管理和体制没有很大变化。这是错觉,还是真的没有变化?

首先,不能说大家的感觉有问题,确实,铁路虽然短时间内经历了部委部门到公司制的改革,改革之迅速,可谓地覆天翻,但是实质性外显型动作确实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也不能完全说明改革力度小,毕竟从国家部委到国有企业的变革,其内部的变化还是非常巨大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为什么这么大的改革动作,给人的感觉却力度不够呢。

铁路政企分开起步较晚

虽然2013年,铁道部撤销之后,成立了铁路总公司和国家铁路局,但是相比较于其他央企的改革,还是起步较晚的。这里举个例子,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基本在上世纪80年底就完成了企业化改革,还有就是国家电网,基本在上世纪90年代也完成了政企分开。基本上,大型央企,在上世纪都完成了政企分开,经历了一二十年的市场磨炼和改革摸索,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公司制体系和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但是铁路真正开始企业化运营,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加上体量过大,很多方面还处在改革的摸索阶段。

铁路央企级别较高

一直以来,大家可能只知道铁路是央企,可是详细的大家可能不了解。铁路不同于大部分副部级央企,铁路是正部级央企,可能只说正部级,大家可能感触还是不深。但是我做个对比,大家就知道了。目前,对外社会层面服务的央企很多,但是正部级央企就3家,国铁集团、中信、中投,中信和中投我只说一点,他们都是金融体系的央企,铁路是唯一以实业为主的正部级央企,另外两个正部级央企的运营和铁路有很大不同。这样级别的实业企业就给铁路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问题。首先是政企分开后,成立的国家铁路局属于副部级单位,但是他又执行的是监督监管职责,尽管政企分开后,国家采取了国铁集团和国家铁路局领导人员轮换交流任职的方式,以增强两者之间的交流,推动改革,但是毕竟级别差距在这,监管监管职责很难履行。

谈到国家铁路局的尴尬地位,这里我举几个例子。作为监管部门,国家铁路局应该出台类似《技规》一样的行业标准,但显而易见,国家铁路局显然没有能力组织这么一个浩大的工程,并且社会上能够编纂《技规》的单位又都属于国铁集团的下属公司,总不能让参赛选手制定比赛规则吧。再有,12306的数据属于行业数据,按道理说,国家铁路局应该负责数据的分析,掌握行业的动态,但是同样,国家铁路局同样没有能力进行这么庞大规模的数据分析。类似种种很多,政企分开之后,由于国家铁路局的尴尬境地,其很难督促国铁集团进行改革。

另外,国铁集团由于其级别较高,不同于其他央企直属于国资委管理,国铁集团是直属于国务院的,这就造成了国铁集团在借鉴其他央企改革经验时,存在很多掣肘的地方。其横向没有进行交流借鉴的机制,也没有形成垂直的改革要求。

总之,其较高的级别,使得尾大不掉,不但没有推动改革,反而增加了改革难度。

铁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历史遗留问题中,首先就是财政问题。在铁道部政企分开之后,铁路总公司继承了原铁道部近3万亿的负债。这些负债大部分都是在原铁道部时期进行线路建设产生的,但是国家一直没有拿出负债减免方面的举措。这些负债都不是无息的,加上转企之后 ,铁路的融资成本更大(转企之后,贷款难度大,贷款利息高),加上铁路特殊的资产性质(不能随意让民间资本注入),不能进行大规模民间集资,货运和客运价格又严格受到限值,所以,尽管近年铁路实行了一些价格浮动和上市募资等策略,但是相对于巨额负债,杯水车薪。

另外就是非企业机构剥离不彻底,尽管铁路将公检法、学校等非盈利机构进行了一定剥离,但是仍不彻底,很多非企业机构仍属于铁路,包括去年刚刚剥离的铁路公安,以及铁路大量保留的只服务于铁路的培训基地、劳保工厂、茶厂等等,这些基本属于非盈利单位,基本要靠铁路自己的钱养着,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更多的财政和管理负担。

另外,包括公积金、社保社会化等等,也是刚刚才逐渐走上企业正轨。铁路原有的长时间封闭管理,使得铁路很多方面都与社会脱节,也是改革不彻底,历史遗留问题多的主要原因。这些历史问题剥丝抽茧似的解决,必然艰难而漫长。

缺乏改革动力

这一点也可以说是铁路值得骄傲的地方,就目前我国铁路的技术水平来说,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执牛耳的。包括欧美和日韩,很多方面都是落后于中国铁路的,美国的支线铁路基本还保留着手扳道岔,但手扳道岔在国内,可能连企业线都不使用了。另外,在闭塞设备、维修保养设备、机车车辆设备、线路桥隧等等方面,我们都是可圈可点的,不敢说各个方面都第一吧,但是放眼世界范围内,基本没有可以完全碾压我们的铁路技术水平了。这也带来了问题,以前铁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以国外铁路为师,积极引进技术,一直在改革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但是一旦没有对手之后,我们没有了模仿对象,也没有了较量对象,就容易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这就造成了自上而下对主业的骄傲自满,丧失了改革动力。

另外,近些年高层缺少活跃力量注入,整体安全形势压力大,经济发展放缓等等,也是阻碍改革步伐的一些因素,但是总的来说,改革虽在持续,但是却没有得到广大路内外人员的满意。

我是铁路守夜人,与大家分享铁路行业现状,相信总有一天黎明到来,朝霞满笑脸的铁路守夜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