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乱象频现,利率畸高是催收公司的通病
现金贷乱象频现,利率畸高是催收公司的通病
很多人都有在现金贷平台上贷款的经历,也遇到过逾期后的暴力催收。追债人利用“爆款通讯录”、“高息”、“打洞”等手段向借款人及其亲友施压,从而逼迫借款人还款,这也成为催收公司的通行做法。
爆炸通讯录
借款人手机通讯录中有不少人接到催收电话,包括家人、朋友和一般同事、商业伙伴,甚至一些只见过一次面的朋友也接到催收公司的电话。
接到电话的人说,“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借贷平台盗取个人信息,而催收公司又要虐待别人,太糟糕了。” “一大早就被无端骂了一顿。命。”
电话催收是现金贷款的主流催收方式。托收机构为赚取高额佣金不择手段。如果借款人失去联系或拒绝还款,催收机构只能从借款人身边的人着手。
相关人士表示,“一开始是传递信息,然后可能会开始施压,拖的越久,电话的频率就会增加,期间难免会出现纠纷。”毕竟,如果你说得好,就很难收回贷款。”
高利息
事实上借款口子,“爆款通讯录”只是暴露了现金贷乱象的冰山一角。国内现金贷款虽然在整顿后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高息”乱象。
其中,异常高的利率是现金贷的通病,也是当前行业的“不治之症”。由于现金贷的分散性小、频率高、逾期率高等特点,平台需要更高的利率来支付借贷成本,这也是现金贷平台利率高的表面原因。
现金贷平台普遍通过分息分费、收取砍头利息、手机回租、捆绑销售保险、强制销售会员卡等方式,变相规避民间借贷36%的年化利率上限。现金贷的本质是暴利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很多现金贷平台来说,提前还款和分期还款的金额是一样的,费用不减免。逾期将收取利息及违约金,具体金额随逾期时间累计。
混蛋
现金贷款的高利率导致部分借款人无法还清债务,“以贷支贷”难以为继,造成恶意逾期。
更何况借款口子,还出现了“碰碰运气”等一代骗贷产业链。在借贷圈里,曾经出现过“借的钱,凭什么要按你的能力还?”。
目前,针对逾期现金贷款出现了各类智能催收公司,利用借款人借款时提供的大数据进行智能催收,可能导致借款人信息泄露。
为弥补现贷平台监管短板,希望尽快出台放贷机构监管条例,规定放贷机构必须持牌经营。其次,要引导现金贷平台规范运作,文明催收,不伤无辜。您如何看待现金贷款?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