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中国联通港股(中国联通港股分红)

15年1季度业绩公布。中国联通发布15年1季度年业绩,营业收入合计为人民币743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移动业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66亿元(同比下降10%),固网业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32亿元(同比上升1.1%),销售通信产品收入为人民币141亿元(同比上升10.9%)。移动业务服务收入同比下降较多主要是因为1季度新增用户数不理想,从存费送实物转变为存费送费送业务的直接资费折让的营销方式转变。15年1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31.6亿元(同比下降4.2%),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为网络相关刚性费用上升。

Arpu和新增用户较弱。15年2月和3月联通净增移动用户数分别为-280万和-160万,连续两个月净流出,主要原因是非实名制“黑卡”的清理。同时15年1季度移动业务Arpu为41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3.7%),14年1季度为47.6元,14年2季度为46.4元,14年3季度为42.5元,14年4季度为40.3元。

市场风格差异带来的定价权之争。自年初至今,A股中国联通(600050.SH)已经上涨了77.6%,然而港股中国联通(762.HK)只上涨了39.2%。股价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市场风格和市场情绪。A股投资者,无论是散户和机构,更倾向于相信无法证伪的故事和预期,而港股投资者则更加理性,更加看重基本面。根据A股联通每股权益大约等价于H股联通的1/3,我们计算得到截止昨日收盘价,港股联通相较于A股联通折价56%,最近5年平均折价是15%,最近10年平均折价是27%,详情请见附录图1.随着更多公募基金新发基金通过沪港通进入香港市场,和即将到来的深港通,我们相信联通A/H(境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的定价权之争将会愈演愈烈。然而,我们认为港股联通相较A股联通的折价长期回到平均水平将更多是由于A股联通的价格下跌,而不是港股联通的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原因是A股联通这波上涨更多是资金驱动,而不是基本面驱动。

联通电信合并可能性低。即便联通专门发了澄清公告,投资者(尤其是A股市场)对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合并预期有所增强,这也是A股连续涨停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仍然维持15年2月16日发布的“Mergermayhem”报告的观点,即1-2年两家合并的可能性低,详情请参见那篇报告。然而,中长期来看这是无法证伪的命题,所以股价的反应其实最终还是归结为市场风格——无法证伪的命题是否可以作为投资逻辑。

上调至持有评级。考虑到基本面如我们预期一样弱,我们维持15-17年EPS预测,即15年EPS为人民币0.59元(同比增长15.8%),16年EPS0.74元(同比增长24.2%),17年EPS0.86元(同比增长17.5%)。考虑到港股市场情绪最近几周高涨,且未来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会有持续进入香港的内地资金,我们将目标价从11港币上调至14港币,对应18.6倍15年PE,15.0倍16年PE和12.8倍17年PE。对应3.2%的下降空间,我们从减持评级上调至持有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