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基金如何进行波段操作?基金可以做波段操作吗

基金波段,搞的我每天很慌,生怕操作失误。[捂脸]
还好跑的快,太惊险了。
你们尽量别这么玩,很容易亏的,但凡慢一步,直接废了。

一:基金如何做波段操作

在股票市场中,有两个有趣的法则:

第一、4天法则

4天法则:4天法则是维克多·斯波朗迪(Victor Sperandeo)在《专业投机原理》一书中提出的法则,也是他在中级趋势改变时最中意的模式。该法则是,在一个中级趋势运行中,市场在高点(或低点)以连续四天下跌(或上涨)的走势而呈现反转时,趋势很可能发生变化。这一法则是Victor Sperandeo检验了1926年至1985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趋势变化而得出的,他定义了一个“四天推论”的变量。在一个中级趋势运行中。如果出现瞬时的四天(或以上)排列,随后出现的第一天逆趋势行情,经常代表趋势变动的顶部或底部。

简单的归纳就是,对于绝大多数强势股而言,在小波段上涨中出现中阳线和长阳线的天数为3天-5天,也就是平均在4天左右,所以我们将之称为4天法则。

第二、3小波段法则

从大波段上涨确立开始,小波段的上涨行情一般会持续3波左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3小波段法则。

如果前两个小波段甚至是一个小波段的运行幅度和时间已经非常巨大的话,那么第三波小波段行情就很难再继续了或者力度也不会很大。就更不要指望会有第四个小波段了,因为市场上的买气,随着时间和上涨幅度的不断扩大,已大大减弱,甚至成交量也跟不上了。但如果个股开始运行的小波段强度不高,但是却显得耐力很足,此时小波段运行的次数会相对多一些,而这就是我们多次提到的极具耐力的大波段牛股。

散户如何在实战中运用这两个法则,达到盈利的目的?

其实很简单:1、先用3小波段法则判断股票是否处于可操作区域。如果只走了一两波行情,而且周期不长,幅度不大,意味着该股处于可操作区域,散户可把该股加入自选股继续观察。2、用4天法则把握短线买卖点,实现利益最大化。

4天法则和3小波段法则不仅可以用来判断行情的开始,也可以弄来判断行情的结束。而对于判断行情的结束,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的股票涨得再好,只有在你卖出的时候,那个钱才会真正的属于你。

而卖出的原则很简单,涨不动就卖。这里的“涨不动”分为小波段涨不动和大波段涨不动,小波段涨不动则参考4天法则,大波段涨不动则参考3小波段法则。

小波段结束的信号一般有以下几种:

1.成交量放出天量,股价大幅震荡。

2.股价出现长上影线,次日股价即开始下跌。

3.股价4-5天收盘无法创出新高或无法形成继续上涨态势,且弱于其他个股。

4.股价上涨乏力,次日收出中阴线。

5.股价以运行了一段时间,一般按照趋势强弱可分为6-8天和10-15天,如果经常出现小阴小阳的话,运行时间也会较长等等。

大波段结束的标志应该是大波段涨幅充分了,满足了3小波的运行法则。之后一般分为2种情况:

一种是单波走势明显疲软,且量能受限,远不及前几波那样走势凌厉,甚至都无法达到前一小波段的高点。

还有一种情况是,单波已经运行充分,股价出现放量加速喷出的时候,也是大波段结束的时候。此时既是小波段结束的信号,也是大波段结束的信号。

简单的阐述就是一种是先强后弱,一种是先弱后强,最后疯狂之时也是见顶之时。

喜欢小编分享的文章可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时应审慎评估)


二:基金如何做波段操作获利

指数基金根据其产品类型,既可以长期持有,也可以根据一定的估值办法低估时买入、高估时止盈,进行所谓的“低买高卖”波段操作。

  • 指数基金可以分为宽基指数、行业指数。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都是宽基指数。而银行业、证券行业、医药行业、必须消费行业、可选消费行业、地产行业等,就是行业指数。

  • 指数基金也可以分为市值加权指数、策略加权指数。

比如,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都是市值加权指数。除此之外,还有策略加权指数,比如红利指数、价值指数、基本面指数、低波动指数等。

对于不同种类的指数基金,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定投和止盈操作呢?

第一原则,根据估值区间决定操作。

1,对于处于低估值区间的指数基金,应立足于长期定投、长期持有。

2,对于处于正常估值区间的指数基金,可以长期持有。

3,对于处于高估值区间的指数基金,可以分批止盈。

对于指数基金,可以采取的估值指标有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等。比如根据市盈率所处的历史分位数据,判断指数基金是处于低估值、正常估值还是高估值区间,从而决定是定投、持有还是止盈套现。

第二原则,基于投资目的决定操作。

如果为了长期投资受益,除非在股市指数明显走高时可以止盈,其他情况下均选择持有。如果为了满足定期支出的需要,可以选择长期持有红利指数基金定期接受分红,或者根据支出需要赎回部分份额。

第三原则,基于投资收益目标决定操作。

根据统计,过去20年中国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复合收益为16%左右。结合大盘指数所在位置、指数估值所在区间,如果个人评估定投指数基金的收益达到预期目标,可以及时止盈。

定投指数基金,实质也是投资股票,因此“低买高卖”的波段操作是获利的不二法门。但是,由于个人无法准确判断市场的未来走势,也无法准确判断市场是处于绝对的低点还是高点,因此坚持长期投资、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策略,总体上也可以获得接近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三:基金适合波段操作吗

1、需要看基金的类型而定基金的持有时间,但是相比于股票基金还是适合长期持有的,一来短期大部分基金根本不是在**而是会赔上基金费用,二来基金大部分本身都是长期理财产品
2、基金费用一般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在基金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由基金投资人自己承担的费用,主要包括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和基金转换费。这些费用一般直接在投资人认购、申购、赎回或转换时收取。其中申购费可在投资人购买基金时收取,即前端申购费;也可在投资人卖出基金时收取,即后端申购费,其费率一般按持有期限递减。
另一类是在基金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信息披露费等,这些费用由基金资产承担。对于不收取申购、赎回费的货币市场基金和部分债券基金,还可按不高于2.5‰的比例从基金资产中计提一定的费用,专门用于本基金的销售和对基金持有人的服务
如果买的是etf或者lof等可交易基金波段操作比较好,交易费用低。
如果是在银行或基金公司买的最好长期持有,否则那一点点盈利都交手续费了。
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赎回?---------是人都会这样想的。
选择波段操作还是长期持有?------我的操作是这样的:股市处于明显上升通道中,可以波段操作;处于震荡市中长期持有;股市处于明显下降通道中,出逃。
赎回和你的期望值有关,达到你的收益目的了就可赎回,不可贪多.但有一种情况,无论如何是要准备撤退的,就是全民炒股买基金,人都疯狂了,小商小贩都推荐股票买基金就是股市大顶要到了的前夜,随时准备要逃跑了.
长期持有和波段操作是两种都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应该有机结合,不应偏废其一个方面. 原则上,基金不宜频繁进出,白送手续费给基金公司,应该是适度长期持有 但是,长持本身是一个模糊概念,究竟多长才算”长期”? 一味强调长持,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长持,不符合辩证法,对收益不利.例如,如果是07年 9月28日买的基金,持有到09年4月30日,已经一年又七个月,但累计净值降低了,也就是处在亏损中.应该说,到08年一季度,熊市趋势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为什么还要再”长持”而捂着不动? 视股市形势适当做波段,对收益有利,切不可排斥波段操作.当然,做波段需要一定的判断后市能力,那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了.

四:基金怎么波段操作

  2005年中期,部分基金再次提出波段操作的择时策略,会对基金业绩产生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历史数据,来检验一下基金波段操作与基金业绩的关系。    历史数据检验波段操作成效     波段操作与基金业绩的度量:   这里,基金波段操作的程度我们用股票市值周转率来衡量,具体算法为:   股票市值周转率=本期股票交易量*2/(期初股票市值+期末股票市值)   股票市值周转率越高,说明基金买卖股票越频繁,波段操作程度越高。

五:基金需要波段操作吗

场外基金的话从设计上并不适合做波段操作,一个是交易的费用相对场内基金要高,二是交易按当天收盘结算,国内基金买入通常是T+1日确认买入,然后至少T+2日才能卖出,卖出也是至少T+1,QDII基金的话可能T+3到T+7不等,时间成本也很高。所以场外基金更加适合较长期的投资,抓月级别的波段,手续费是关键,太高频次的交易基本用来交了手续费。
相对来说,场内基金更适合做波段。交易费用基本是买入5元,卖出5元,如果交易额大的话这个成本一摊基本可以忽略;其次交易按实时价格交易,可以按更好的价格买卖(对于交易能力强的人来说)。但需要注意基金的交易量,交易量太少的话可能会被套,毕竟交易是需要对手的,另外,交易活跃的大基金还可以避免大资金控盘